江花副刊 | 乌色记忆

□ 云开宝瑞

乌,黑色也。乌色,于我而言,是那物资匮乏年代的一抹甜蜜记忆,是儿时的一种难以忘却的味道。现在上了岁数,生活条件也好了许多,但对小时候的乌色食物仍心心念念,舌尖时常条件反射般地搅动着,中枢神经不知不觉跟着这份美好,回到从前,那景象如鲜艳的花朵,在心里悄然开放着。

乌饭

乌饭,即乌米饭,我们这一带也叫黑米饭。

我第一次见它,应是在七八岁的时候,那时觉得奇怪:好好的米饭为啥要弄成这黑乎乎的样子?心里想不明白,筷子也不敢伸,直到大人们吃得津津有味,我才在母亲的鼓励下,小心翼翼地尝了一小口,本想浅尝辄止,不承想一下就被这油黑发亮、清香扑鼻的饭团深深吸引,如磁石吸铁一般,黏得紧紧地。

自此有了一份念想,也有了一种仪式。每年农历四月初八前后,家里总是要吃一次乌饭,大多是亲戚煮好送来,其实每次也吃不多,主要是闻闻那股清香,尝尝那特有的味道。

乌饭的清香源于乌饭草,学名称作南烛树叶,属杜鹃花科,江南地区的丘陵地带均有生长。每到吃乌饭的时节,人们或上山采摘,或去农贸市场购买,将新鲜的乌叶捣烂取汁,糯米浸泡于汁中一夜,第二天上锅蒸煮,不大一会儿,一股清香袅袅飘出,弥漫在不大的房屋里,稍稍一嗅就滑进了肺腑,浑身被这清香调理得舒舒服服。

吃乌饭有故事,亦有传说。故事、传说有多个版本,我们那里流传甚广,小时候听大人们讲得最多的是“目莲救母”。

目莲母亲因不敬神明,被打入地狱,备受折磨,时常忍饥挨饿。为阻止狱卒截留母亲的饭菜,让母亲吃上饱饭,目莲在山上采摘了乌叶,用叶汁制成乌黑的米饭给母亲送去,狱卒从未见过这乌漆嘛黑的东西,不敢抢吃,使得母亲不再挨饿,一心修行,最终修成正果,母子二人同升仙界。

一个时节,一道食物,一份传说。老祖宗以这种方式,传承着一种文化,延续着一种文明。

乌草的清香,乌饭的来历,其中蕴涵着做人做事的哲理。目莲救母,传说中透着因果报应的思想,也传递着目莲的一片孝心。

就这样,老祖宗创造的灿烂文明和优秀文化,如撒落世间的珍珠,在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中,始终熠熠生辉,放着光芒。

桑树果子

有很长一段时间,我竟不知桑葚为何物。直至一天,女儿从街上买回一盒乌紫的水果,告诉我这就是桑葚,我一看,不禁笑出声来:这桑葚,不就是我们小时候吃的桑树果子嘛!

后来上网查了查,方知我所说的桑树果子有着诸多的叫法,譬如桑枣、桑子、桑实、桑果等,桑葚只是其中的一种称呼,就像古代的某个人物,有名,有字,有号,但无论称作什么,其指向皆同一人也,万变不离其宗。

或许桑葚是正规的学名,其字眼常见诸各类文本,而其他叫法则极为少见。看来,桑葚应是正式称谓,抑或是其大名,是登大雅之堂的。

说老实话,我是叫不惯它的这一大名的,总觉得有些别扭,没“桑树果子”来得顺口。

桑树果子,其酸甜之味,一直萦绕心间,有时想想,便觉意味深长。少年不识愁滋味。那年月,那时光,那景象,皆是有趣,满是快乐,无忧无虑。

上世纪70年代初,县城四周,城堆环绕(所谓城堆,即老城墙城砖拆作他用,露出黄土垒成的土墙),城堆上植桑成林,连绵数里,形成绕城的一道绿色屏障。

“兔隐豆苗肥,鸟鸣桑葚熟”。暮春初夏,正是桑树果子成熟之时。一得空闲,我们便连蹦带跳地奔向城堆,一阵风似的钻进桑树林里,随兴地采,尽情地吃。有时还爬上粗壮的老树,骑在高高的树杈上,往后一仰,伸手一摘,一只乌紫饱满的果子到了嘴里,甜甜的,甚是诱人。偶尔也摘几只红色的果子尝尝,虽有点酸,回味一下却能舌底生津,口溢清凉。青色的,我们是不碰的,涩嘴。

高高的城堆,青青的桑叶,垂垂的果子,还有城堆边静静流淌的小河,各色的闲草野花自由自在地生长着、开放着。一群小伙伴满嘴乌紫,用青果开战,你追我赶,在桑林里穿梭着,天空中回荡着一声声夸张的叫喊。

有滋有味,有声有色。没有大人们这样那样的管束,没有社会上这样那样的补习,没有相互间这样那样的攀比。那时,我们的童年充满乐趣,犹如桑树果子,对了,应说桑葚,吃的都是甜的,无涩,少酸。

葛,浑身是宝,是个好东西。

老家产葛。一位企业家多年专注于葛的研发,深度加工,形成以养生为主题的葛之系列食品,在长三角地区享有盛誉。

逢年过节,老家的人总要捎带一些葛的产品来,有时是葛根茶、葛根粉,有时是葛根饼、葛根酒,偶尔尝尝、品品,口感不错,而家乡人朴实的情谊,更觉美好。

东晋医学家、化学家、道教理论家葛洪是江苏句容人。据说,葛的药食价值是葛洪在山中炼丹时发现的,当地人感念葛洪恩德,将这种可食可药的藤取名为“葛”,并尊称葛洪为“葛仙”。

句容县城里有着不少葛洪的遗迹。印象最深的是城西的葛仙塘,小时候,我们常在夏天的傍晚去塘里划水嬉戏,溅起的水花,欢畅的笑声,绚丽着天边灿烂的晚霞。如今,葛仙塘已被扩建改造成一座城市公园,成为市民们游玩、健身的好去处。还有葛仙庵、葛仙井、升仙坊等,这些,我们小时都见过,现在已无踪影。

我对葛的情感,有着些许葛洪名人效应的影响,虽时隔千年,毕竟是同城同根,提及起来,脸面上总是有些荣光。而真正触及灵魂的,忘却不了的,还是儿时吃的那煮熟的葛根,那是一种味道,亦是一种感觉,其妙处难以言说。

煮熟的葛根呈深褐色,乍一看,貌似一截黑乎乎的树干。依稀记得,每到冬至时节,总有山里人挎着竹篮,徒步数十里,来到县城的红旗街口,叫卖煮熟的葛(其实是葛根)。完完全全的提篮小卖。那煮熟的葛,有着一股特别的味道,很好闻,诱得我们直咽口水。

我们用少得可怜的零花钱,在瑟瑟寒风中兑换着竹篮里的滋味。有的是两分钱,有的是三分钱,也有一分钱的。山里人拿起月牙形的切刀,掀开篮子上的盖布,按钱切售,一般是一分钱切一圈,有时遇到好说话的,会切得宽一些,我们则会觉得占了很大便宜,心里美滋滋的。

永远忘不掉当时的那个滋味。煮熟的葛,嚼在嘴里,面面的,起初有丝丝苦味,愈嚼愈有嚼头,渐渐渗出甜意,又醇又甘,周身表里顿时通泰,恰似进入佳境。

早些年回老家,一次与老哥叙旧时谈及葛根,说到那年那时那味道,没承想老哥郑重其事找了山里的朋友,一下子弄来几十斤的葛,让我慢慢地品尝,我甚为感动,放在冰箱里,吃了好多天,但始终没吃出当年的感觉。

一晃又是几年。葛,仍有,还在;老哥却因病撒手人寰,去了另外一个世界。物是人非。夜不能寐之时,忆起手足之情,泪不自禁,湿染枕巾。

编辑:黄昕彤

审核:曾海蓉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