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苏州: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展现苏州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期间,对江苏提出了“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探索新经验”的重大要求。大家纷纷表示,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勇于担当新的文化使命,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展现苏州担当。

7月11日是“国际航海日”。当天,在位于太仓的郑和公园内迎来不少参加“历史追溯”研学课的学生,在老师引导下,大家登上复刻的“郑和宝船”,了解郑和七下西洋的历史。

太仓,地处长江入海口,拥有38.8公里长江岸线。2022年起,太仓积极布局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将长江太仓段沿线文物和文化资源整体规划,以四个特色文化带为核心,全力打造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太仓段)“最美窗口”。

太仓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局长严浩表示,下一步将认真贯彻落实好总书记的要求,聚焦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重点任务,将认真梳理太仓长江文化遗产,持续做好樊村泾遗址考古研究及遗址公园建设,推进海运仓遗址提升改造,积极参与“海上丝绸之路申遗”和“江南水乡古镇联合申遗”工作,切实把长江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的根与魂。在苏州戏曲传承中心,由苏剧团新创排的苏剧《五女拜寿》正在紧张彩排,该剧全部由年轻演员担纲主演,9月初将和观众见面。从2006年苏剧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遗;到2016年,苏州建立苏剧传习保护中心;再到2019年,苏剧《国鼎魂》摘得我国专业舞台艺术政府最高奖“文华大奖”,随后《国鼎魂》还被拍成电影搬上银幕…有着300多年历史的苏剧正不断绽放时代光彩。

苏州市苏剧传习保护中心主任王芳表示:“作为一个文艺工作者,将其传承并发展下去是我们的责任,我所从事的戏曲艺术,不仅具备中国传统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同时也承载着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我们首先要坚守传统文化的阵地,将原汁原味的戏曲艺术风貌呈现出来,然后在此基础上守正创新,更有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大力发展现代科技、教育事业,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7月的苏州,科技活力迸发。“首届苏州未来科学家英才荟”集聚青少年脑力小巨人等6大类、25项科技创新赛项,着力培养未来科学家;“2023国际科学家苏州峰会”围绕“科技赋能新材料 学术助推高质量”主题,共商前沿科学之势,共谋产业发展之要。

苏州市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程波表示,下一步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立足职能优势,积极主动作为,努力来推动“科创”和“科普”两翼齐飞,以获批命名全国创新驱动示范市为契机,以建设“学术之都”为目标,集聚更多的高端资源,当好科技招商员,服务高科技创新,服务高质量发展。

苏州科技创新综合实力已连续12年稳居全省首位,在国家创新型城市排名中,位居第五。教育与科技的综合优势,正不断形成全民素质拓展与提升的示范引领效应。

苏州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局长周志芳表示,下一步将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的头等大事、首要的政治任务,坚定不移地将讲话精神,转化为建设高标准现代教育强市、建强新时代苏式教育品牌的实际行动,为全市科技创新提供基础性、战略性人才支撑,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发展公益普惠的学前教育,提高外来工子女就读公办义务教育的比例,持续扩大普通高中的招生指标,构建覆盖终身的科学文化的教育链条,以教育的高质量赋能科创新的突破,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走在前、做示范贡献教育的力量。

推进书香社会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7月初在苏州落幕的“江苏书展”,用单日进馆人数超6万人次的超火爆人气,实力展现了“书香苏州”。一座图书馆,就是一座城市点亮人们精神文明的一盏灯。在苏州,仅市图书馆就有100家分馆。

苏州图书馆馆长接晔表示,下一步,将沿着总书记指明的方向勇毅前行,坚守“传承文明 服务社会”的初心,继续推动公共图书馆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做示范,一方面,将充分发挥“全民阅读”主阵地的作用,打通公共图书馆区域一体化的梗阻,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解和享受图书馆,另一方面,也将紧抓城市数字化发展的窗口期,深入推进智慧图书馆建设,与此同时,也将深耕优秀传统文化“两创” ,充分发挥苏州古籍馆建设等重大项目的牵引带动作用,更好地保护传承和发展好典籍文化,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力量。

来源:苏州新闻

编辑:缪小兵

审核:杨佩佩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