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夫式新农干”风采丨李东升:聚焦“种业”的农业科技排头兵

今日镇江讯(全媒体记者 周迎 通讯员 刘常珍)“这份小麦株系综合性状在所有考察材料中表现是最好的,查一下亲本组合,进入鉴定圃,重点观察……”7月19日早上6点,市农科院小麦研究室负责人李东升又开始了新一天的“选材”忙碌。

李东升(右)

种业是农业发展的“芯片”,关乎农业强国建设,更关乎粮食安全这一“国之大者”。作为一名小麦育种工作者,李东升的事业从起步至今,始终和小麦种子牢牢绑在一起。

2012年7月15日,李东升怀揣着忐忑与不安,来到镇江市农科院,跟随老主任从事小麦品种选育工作。“当时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确实吓到我了,育种平台几乎是‘一穷二白’,做试验基本的仪器设备都没有。”李东升回忆道。大概是2014年完成播种任务后,他和课题组王兆华师傅一起去江苏省农科院现粮食作物所进行小麦品质测定试验,每天五六点钟摸黑起床,晚上七八点返回句容。“这次出行,让我了解了省农科院的先进设备和技术积累,羡慕之余,也激发了我在市农科院干好种业的信念。”

“小麦育种”听起来是简单的四个字,但真干下去,却是“千难万难”。每年10-11月,李东升都要带领团队播种各组小麦育种实验,在5个多月的辛苦管理和观察记录后,团队成员辛苦筛选麦穗、麦株,经过穗选、株选脱粒,再经过粒选最终决选。成千上万份样本的考察,工作量可想而知。“农业科研工作者,需要耐得住寂寞,忍得了‘白眼’,还要承担很多辛苦。哪怕就是现在,这个程序一样不能省,该吃的苦一样都不会少。”

“育种科研工作的周期往往是10年甚至更长时间,辛苦配的1000个组合里可能选育不到一个品种。育种成功的经验就是经常下田。”2016年,市农科院小麦育种团队的诸多“老前辈”先后退休,整个团队年龄断层严重,团队成员更是只剩3人,成了“小鬼当家”的局面。30岁出头的李东升被委以重任,挑起了小麦研究室的重担。“那时我年龄不大,育种经验也不丰富,工作角色从参与转换为主持,一下子倍感压力。”

但每每想起前辈们的辛劳和坚持,李东升心头的困扰和压力瞬间“烟消云散”。无他,唯有不忘初心,砥砺前行。7年来,李东升带着团队,由原先的3人发展到如今的9人,一步一个脚印走出了属于“镇麦”的精彩序章。镇麦168、镇麦9号、镇麦10号等7个品种连续3年入选江苏省小麦主导品种;镇麦12号入选2022年度农业农村部粮油生产主导品种并作为全省唯一“骨干型”品种入选《国家优良品种主推名录(2023年)》,成为江苏省种植面积最大的小麦品种;2022年5月27日,镇麦15在世业镇创造了亩产576.1公斤的苏南高产纪录;6月7日,镇麦15在盐城市大丰区创造了亩产761.6公斤的苏中稻茬小麦高产纪录。

在一个个“镇麦”光环的背后,李东升也获得了人生的积淀,自参加工作以来,他以第一完成人获得江苏省农业丰收奖二等奖1项,主持省市级及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横向委托科研项目6项,制定省、市地方标准4项,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件,作为带头人成功申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三星“红皮强筋小麦育繁推产业协同创新团队”和“2020年度镇江市创新争先成绩突出科技团队”;他还被评为镇江市第六期“169工程”学术技术骨干,并获得2022年度考核优秀,入选2021年度“金山英才”高层次领军人才培养计划,获评镇江市乡村振兴先进个人。

李东升说,他将在育种领域坚守下去,用一个个“镇麦”好品种践行一生为农的初心。

编辑:毛蕴劼

审核:曾海蓉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