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素琴:用现代思维为传统中医药发展插上翅膀

今日镇江讯(全媒体记者  杨泠   通讯员 景骁轶)“我们这一代中医,已非三个指头一个枕头就能坐堂接诊,如今,患者更需要的是现代中医。”对于我市中医药发展,陆素琴一直有着自己的想法。

从医30载,陆素琴从一名初出茅庐的年轻中医,成长为市中医院副院长、市名中医、省优秀中医人才、市“金山医者”领军人才等,她用自己的坚持与热爱,献力我市中医药事业发展,并提出以现代思维发展中医药的看法。陆素琴认为,中医西医各有所长,将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有机融合,才是最利于患者治疗的医者思维。

陆素琴坐诊

努力奋进,中西医诊疗能力并重发展

陆素琴的学医之梦,始于中学时代的一次经历。彼时,其母患胃病多年,一次胃痛发作,经输液、内服西药无果后,家人请到当地一位中医,通过温针灸、隔姜灸,有效止住了疼痛。立竿见影的疗效,在陆素琴心中埋下了向往中医的种子。后来,陆素琴考上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系,4年后,以全年级第三的优异成绩毕业。

一路发展的刻度和奋进的脚步,被年轮清晰标注。本着对医学的热爱,从1993年工作至今,陆素琴先后攻读了江苏大学临床医学院本科双学士、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医学研究生、江苏大学管理学院研究生等。这些学习经历,为她此后在中西医诊疗、医学科研,以及医院管理等领域的发展奠定了极为扎实的基础。

永不言弃,不断探索中医科研路

近年来,国家加速推进中医药发展,随着一系列利好政策陆续出台,我国中医药事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中医科研工作也在不断升温,科研与临床发展呈现互融共进之景。不过,与西医相比,中医对科技“场地”的依赖度不高,如何提高中医科研水平成为摆在包括陆素琴在内的众多中医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

科研研讨

“中医科研之路不好走,不少中医缺乏科研思维,找不到可以科研的关键点,或者即便确定研究点,也无从下手。另外,成果转化也是一大问题。”陆素琴说,科研分为宏观和微观,即临床和实验,其中,实验对象和实验室必不可少。对于医院,尤其是中医院来说,无论是硬件设备还是试验动物,均存在条件不足的短板。

关关难过关关过,事事难做事事做。在陆素琴的人生字典里,从无“放弃”二字,锚定目标一往无前是她惯有的行事风格。为了掀翻科研路上的“拦路虎”,2004年,首次接触中医科研的陆素琴以“新手”身份,跟着有经验的团队,从写标书学起,一步步了解课题申报时间、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实验阶段,陆素琴常常往返于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大学及市中医院之间,一忙就是一整天。

从科研“新手”到团队“领头人”,陆素琴用了4年时间。2008年至今,陆素琴平均每1—2年完成一项科研。谈及自己这些年来的研究心血,陆素琴主动点击电脑里的“科研”文件夹,打开其中一个文档,用红、黄、绿、蓝、白等不同底色标注的科研项目名称映入眼帘,哪些已经立项,哪些已经结题,哪些已经发表过文章等信息一目了然。逐一细数,其中以陆素琴为第一作者发表的各类论文就有38篇。

名师指引,锚定失眠诊疗大方向

“一个医生,要想在医学上有所成就,除了自身坚持不懈地努力,也离不开名师指点。”陆素琴师从国医大师邹燕勤教授,龙砂流派全国代表性传承人、“五运六气”学术大师顾植山教授为师,在两位中医大家的指引下,她一路提升,一路前行,取得累累硕果。

陆素琴跟邹燕勤国医大师抄方学习

陆素琴拜师顾植山教授

作为医院里中西医知识技能颇有一手、医教研都能拿得起的专家,陆素琴在市中医院脑病科的发展历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市中医院内科二级分化,2005年,陆素琴被选派至江苏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进行为期一年的学习进修,学成归来后,在她的主导下,市中医院成功创建脑病科。坐诊期间,陆素琴在与患者的沟通交流中发现,来脑病科就诊的患者中,有很大一部分长期饱受失眠折磨,失眠也日趋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和经济社会问题。

患者最需要的,就是陆素琴最想攻克的方向。经过长年学习积累,陆素琴倡导《伤寒论》六经辨证,善用经方,并以此为中心,总结出一套治疗失眠的特色疗法。

“失眠治疗的‘三驾马车’分别是认知行为(CBT-I)非药物治疗,催眠、抗焦虑等处方药物治疗,以及传统中药治疗。”陆素琴说,尽管CBT-I安全有效,但对医师的专业知识储备有一定要求,加之患者依从性不强,以及对CBT-I认可度不高而不配合治疗;对于处方药物,不少患者担心长期服用易产生耐药性、依赖性、肝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因此容易心生恐惧、抵触心理,加重身心负担;中医药治疗失眠安全可靠有优势。”

陆素琴擅长以阴阳开阖枢运气理论及《伤寒论》六经欲解时理论为辩证大纲,运用三因司天方和《伤寒论》经方纯中药治疗失眠效果显著,深受患者好评。

除整体辨证和精准遣方外,陆素琴对于中药的煎药方法和服用时间也有着相当严格的要求。她开的中药,大多要求患者回去自煎,一日一服,对于特殊情况,则会根据十二时辰人体气血流注脏腑经络次序的规律,适当增加服用次数。

此外,陆素琴还制定专业化的“睡眠习惯量表”,对所有初诊的失眠患者进行量表评估,详细了解患者的生活习惯,针对失眠患者不良睡眠习惯给予个体化建议。同时,还为患者建立个人病历档案,确保真实、完整地记录每一位患者的诊疗全过程。

守正创新,现代中医思维不可少

中医药包含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养生理念及实践经验,做好守正创新、传承发展工作,积极推进中医药科研和创新,已经成为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的时代命题。为了能够在有限的时间里,为自己所钟爱的事业贡献力量,让更多患者通过祖国医学摆脱病痛折磨,陆素琴每天都在全力奔跑着,市中医院行政办公区,陆素琴办公室每晚最后熄灯的灯光,便是最直观的证明。

“现代中医是时代发展对中医队伍提出的新要求,如何成为现代中医,可以用两句话概括,即‘传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具体说要做到三点。”陆素琴说,第一是守正。守正是中医药传承发展的根基,现代中医人要传承中医药精华,守住中医药之根本,就必须坚定中医文化自信,通过“读经典、跟名师、多临证”中医特色培养模式,强化中医辨证思维,夯实中医功底,力争成为德业双修、医文融合、理术并重、医药兼通的中医临床优秀人才。第二是创新。创新是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动力,现代中医人要掌握中医药学与现代科学有效沟通的秘钥,运用不断发展的现代科学实验手段来阐明中医药学的诊疗机制,特别是要“以人为本”,从最大多数人民群众的就医需要为己任,中西医结合,创新服务机制、提高诊疗水平、缩短疾病病程,提高生活质量,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第三是融合。多学科融合是加速中医药创新的驱动力,现代中医人必须重视中医与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融合所形成的综合性、系统性、渗透性可以有效解决中医面临的一些新问题,让中医药焕发出全新的生命力。(全媒体记者  杨泠   通讯员 景骁轶)

陆素琴

专家简介:

陆素琴

镇江市中医院副院长、镇江市名中医、江苏省中医临床优秀人才、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中华中医药学会五运六气研究专家协作组专家、世中联五运六气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代谢病分会副会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科专业委员会常委、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中医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中医药学会五运六气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会理事、江苏省西学中高级人才师承导师、镇江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镇江市“169工程”学术技术带头人、镇江市“金山医者”领军人才。

长期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以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科疾病为研究方向,擅用经方、认知行为治疗(CBT-I)结合五运六气辩证有效改善失眠、焦虑、抑郁,调治头痛、眩晕、中风、帕金森病、多发性硬化等,对中医养生及内科杂病诊治亦有较为丰富的临床经验。

主持科研项目15项,发表学术论文近50篇,论著6本,获“江苏中医药科学技术奖”三项。

编辑:毛蕴劼

审核:曾海蓉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