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策划·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从总书记的“文化足迹”中探寻“何以中国”

千年文脉,何以赓续?灿烂文明,何以焕发荣光?

回望历史,古老的风吹过华夏大地、拂过山河万里,历史的巨笔镌刻下“何以中国”的时代答案。

新的征途,大道如砥。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在习近平总书记的考察调研足迹中,“文化”这一主题贯穿始终。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永续传承的战略高度,指引我们从传承与发展中汲取文化自信的力量。

文明寻根

在历史的坐标上 以史鉴今启迪未来

文化,连接着一个民族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位于四川省德阳市的三星堆遗址,代表了数千年前的古蜀文明面貌和发展水平,是我国西南地区迄今所知规模最大、延续时间最长、出土文物最丰富的先秦时期遗址。

“这个工作不容易!发扬慢工出细活的精神,慢慢来,久久为功,搞成一件是一件。”

2023年7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三星堆博物馆新馆,参观“世纪逐梦”、“巍然王都”、“天地人神”等展陈,了解三星堆遗址发掘历程和古蜀文明成果。

刚刚落成使用的新馆展出陶器、青铜器、玉石器、金器、象牙(含象牙雕刻)等各类文物共1500余件(套),其中近600件文物为初次展出。一件件文物气势恢宏,在中华文明壮阔星河中熠熠夺目。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6月2日,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了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排在首位的就是“连续性”。

这次座谈会召开前,总书记专门考察了两个文化地标——中国国家版本馆和中国历史研究院,一路走、一路思,对“连续性”的思考贯穿始终。

来到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参观国家书房、中华古代文明版本展、中国当代出版精品与特色版本展,仔细察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经典版本展,参观“汉藏蒙满文大藏经雕版合璧”和“《四库全书》合璧”库展;走进中国历史研究院,参观文明起源和宅兹中国专题展,了解新石器时代和夏商周时期重大考古发现,察看部分馆藏珍贵古籍和文献档案……对探寻文明根脉,做好文物保护工作,总书记念兹在兹。

“我最关心的就是中华文明历经沧桑留下的最宝贵的东西。我们文化不断流,再传承,留下的这些瑰宝一定要千方百计呵护好、珍惜好。”心系中国国家版本馆的建设,总书记语重心长地托付道:“拜托你们了!”

检测一抹灰烬,窥见3000多年前的纺织工艺;AI技术拼对复原,不同祭祀坑的青铜器得以复归完整;多功能考古工作舱、超景深显微分析、3D模型、X射线荧光光谱……近年来,多种学科和科技手段不断助力考古研究,为文明探源与保护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如今,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及夏文化、长江中游地区文明化进程等“考古中国”重大项目统筹推进,国家版本馆投入运营,中华文明起源的研究和阐释持续深化。

知所从来,方明所往。

回溯历史坐标,展望大道征途,总书记标定新的方向——“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民族的旧邦新命,必将推动中华文明重焕荣光”。

寻根探源,蕴藏着“何以中国”的文明力量。

文物保护

在文化的轴线上 活化保护永续传承

一座姑苏城,半部江南诗。

漫步平江路,巷陌纵横、水道交错、移步换景,古老和现代在这里碰撞。

位于江苏苏州古城东北隅的平江历史文化街区至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7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考察,详细听取苏州古城保护及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修缮、利用情况汇报,步行察看古街风貌,观看苏绣制作,体验年画印刷。

一幅《平江图》,清晰展示着古苏州的平面轮廓和街巷布局。这里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4处、控制保护建筑44处、文物登录点202处。

修缮文物古迹、疏通治理河道、整修居民院落,活化保护,让这座城市再现烟火人间。今日的古城与《平江图》中基本一致,仿佛能从中窥见宋朝苏州的繁华景象。

“苏州在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上做得很好,不仅有历史文化传承,而且有高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代表未来的发展方向。”总书记这样说道。

在保护中发展,寻找古今“结合点”——采取“修旧如旧,保存其真”的修缮方式,制定《平江历史街区保护与整治规划》《平江路街景保护整治规划》等,当地对房屋、桥梁等古迹深度调查、仔细记录,推动街区风貌保护与环境治理。

在发展中保护,寻找民生“平衡点”——“一块匾、一只桶、一口井、一根线”,一项项改造举措逐步改善古城内漏水潮湿、用水用电等务实的民生问题。

在河北正定,提出文化兴县、旅游兴县;在浙江,调研良渚遗址、关注古城“申遗”;在福建福州,推动制定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条例和保护规划……文物古迹保护是一以贯之的重点。

一次次踏访古城、一次次触摸历史,总书记的“文化足迹”遍布华夏大地。

今年5月,在前往陕西途中,总书记考察了山西运城博物馆,他再次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工作要求,全面提升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

近年来,规划与保护、传承与利用、监督与管理,多方面举措对古城文化遗产保护提供指引,为城市带来新业态、新活力。

“避免‘千城一面、万楼一貌’”“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正定古城重现北方雄镇风貌、良渚古城遗址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北京胡同镌刻古都记忆、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扎实推进,历史文脉不断与现代生活融入、结合。

岁月流转,一件件文物古迹串连起中华文化记忆。

文物保护,蕴藏着“何以中国”的传承力量。

文化承继

在发展的道路上 创新融合保驾护航

以针线为笔墨,绣出锦绣河山。

作为中国刺绣艺术的代表之一,苏绣有着2000多年的悠久历史,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江苏,总书记观看苏绣制作,心系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代相传,表现出的韧性、耐心、定力,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部分。”总书记感慨道。

在陕西,总书记点赞汉中藤编,关注产业发展。“汉中藤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久负盛名,要发展壮大特色产业,更好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今日之中国,一个个非遗项目以中华文化特有的语言,向世界展现东方文明古国的文化魅力,展现一个历久弥新、青春翱翔的中国形象。

法治护航——近年来,一系列政策规划密集出台,文化遗产保护法律法规体系不断完善。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的2023年度立法工作计划中,修改文物保护法在列。北京、河北、山西、内蒙古、上海、福建、山东、广东、重庆、陕西等10个省份出台革命文物、地下文物、社会文物、文化遗产等地方性法规。

制度保障——《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首次以中央文件形式专题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完善代表性传承人制度…………随着文化遗产保护的“四梁八柱”不断完善,为文化的承继提供保障。

产业融合——《千里江山图》数字展深受欢迎、《只此青绿》带来视听盛宴、铜奔马文创走红……如今,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深耕品牌化、智能化,产学研融合、延长价值链条,不断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型发展的实践,“中国式浪漫”吸引世界目光。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已有8项文化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迈上新台阶。目前共有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0万余项,其中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557项。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总书记说。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文化技艺传承中,与时代同频共振,不断创新发展。一代代传承人弦歌不辍,让传统技艺焕发出新的生机。

成都大运会开幕式上,“太阳神鸟”腾空而起,象征着中国文化遗产的标志,点燃了这个盛夏。

文化的腾飞、大国的崛起,印证了总书记强调的“结合”——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

创新融合,蕴藏着“何以中国”的时代力量。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编辑:朱超

审核:高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