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写作 全城接力”第十二季丨“我最喜欢的镇江美食”第二十八批作品展示

今日镇江讯(全媒体记者 朱婕)人间烟火,最抚人心。人生在世,不可辜负的,唯有爱和美食。一年四季,您最喜欢的美食究竟是什么?您的味蕾里一定藏着许许多多的美食基因和美食背后的情怀故事。

“创意写作  全城接力”第十二季现已启动,邀您写出喜欢的镇江美食,一起分享舌尖上的美好生活,同时也希望您以实际行动落实《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的文件精神,与亲朋携手,和美食作伴,尽情“饕餮一夏”。(投稿要求详见文末海报)。

82.田埂上的锅边糊

□ 高瞧人

天亮了,忙碌了一大早的社员们,陆陆续续地走到田埂上,开始享用家里送来的“过早”。

这“过早”不是正式的早餐,而是起早干活的临时补给。那时大集体一到“双抢”季节,凌晨四点多就要起床干活,一干干到天亮,干到饥肠辘辘,所以“过早”成为必须。大户人家劳动力多,往往用鼎罐或大脸盆装,用箩筐挑到田头,然后一家人悠闲地坐在田埂上慢慢享用。我那时还小,家里也没什么劳动力,所以很是羡慕。我母亲身体不好,经常生病,“过早”对我来说或有或无,我其实也没怎么在乎,只是想:能到田埂上坐会儿……

母亲没生病的时候,能为我做的“过早”就是那一碗锅边糊,偶尔还有个泡鸡蛋。锅边糊做法很简单,拿现在的话来说,也算是快餐了。母亲先往锅里润点油,有鸡蛋的话就先煎个泡蛋,然后再加两碗水,等水快烧开的时候,将调好的面糊沿锅边顺着溜下去,慢慢将整个锅面铺满,热锅将面糊逐渐汽干、鼓起,趁水开的时候用锅铲将面糊快速铲下掉进锅中,再煮几分钟,然后加点盐和酱油,再撒点葱,几分钟的时间一碗香喷喷的锅边糊就做好了。

最好吃的锅边糊就是面糊稍微有点焦黄的,吃起来更香更有劲道。当我坐在田埂上,吃着母亲做的锅边糊,心里就不孤单,更何况我也可以坐着休息会儿啊……

83.五香螺蛳

□ 叶馨

“爸爸,什么时候你有时间炒一份螺蛳给我吃吃啊?”丫头坐在木质沙发上,一本正经地对我说。

她简单的一句话语,勾起了我遥远的记忆,原来我也是会炒菜的——五香螺蛳。

那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某一年,我的父亲和母亲在家门口的小菜场支了个摊位,就负责售卖五香螺蛳。通常是患小儿麻痹症的父亲起大早骑车到天桥去拿货,拿回家以后泡在水里滴上麻油养上两天,然后和母亲一起将售卖之前的程序做好,再拿到小菜场去吆喝。

父亲拿螺蛳也逐渐拿出了经验,他通常选那种脆皮青壳的,因为那种螺蛳很容易去尾,有的螺蛳的壳硬如石头。我那时还在大集体工厂里做事,下班就去菜场帮忙,也就是挥挥铲子装个塑料袋。时间久了,我也稍微有点学会了。

锅里先放入一勺油,将生姜、葱花和蒜瓣放入锅中起香,再放入眉目清秀的螺蛳,用食铲煸炒几分钟,然后再依次放入糖、醋、酱油,放入水,水要漫过锅里的螺蛳。

等锅里的螺蛳煮开后再煨两到三分钟起锅,再滴几滴麻油放入一把蒜瓣一些尖椒,一盆香喷喷的螺蛳就炒好啦!

自从父母去了天国以后,印象中自己只炒过一次五香螺蛳,无论我怎么炒,也炒不出父母昔日在时的味道。

84.范如珍烤“泥扣”招待新四军

□ 鞠金海

范如珍是地下交通站站长范朝彬的女儿。

范家是长江北岸的交通站,为新四军沟通长江南北默默奉献。范朝彬掩护战友,传递情报,最值得自豪的是接待过陈毅将军,范如珍也参加了接待工作。

范如珍是父亲的好帮手。那年头,粮食紧张。范如珍就在锅膛里烤美食“泥扣”给路过的新四军吃。“泥扣”的香味令人回味无穷,范如珍烤“泥扣”的手艺出了名,同志们每次都要点这个美食。

“泥扣”是高桥人在生活条件极为艰苦的情况下独创的美食。这种美食,不需要发酵,只是先用小麦面和上糖水或者盐水,在桌上反复揉搓,揉均匀了,用手边搓边拽,将面团搓成直径四五公分的细长条,然后圈起来成个圆圈,在上面撒点芝麻,直接连盘端到锅膛里,与锅草灰亲密接触。

饭烧好以后,用麦草余火烤熟。烤熟的“泥扣”外表微黑,去掉黑疤,里面白嫩嫩的,原来软软的面盘,现在非常坚挺,外壳硬,里面松软,咬一口,又香又脆又解饥饿。有同志喜欢外面的硬壳,嚼着嘣脆,满口生香。

范朝彬是私塾先生,家里不太富裕,米面也是省着点吃。但是,面粉总留着,让范如珍给同志们烤“泥扣”。有时,也有同志顺道带些面粉过来,因为大家都好这一口。

温馨提示:

请好友投稿时,尽量提供一至二张和文章主题相关的现场图片或者资料图片,并注明拍摄者或者图片来源。

海报设计:谢志斌

编辑:朱超

审核:沈菲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