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文化 | 上世纪30年代句容电厂诞生记

□ 纪习尚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有意推进全国电气事业,但限于财力,除少数大城市外,多数小城市连最基本的电灯也没有开通。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地方上的实力人物,各显神通,谋求本地的“光明”。上世纪30年代初江苏省句容电厂的诞生,就是其中的一例。

建设局长拉来的大项目

1932年,江苏省句容县建设局局长夏起凤,一直在为一个问题烦恼。这座距离当时的首都南京只有45公里,居民3000户、商铺约700户的县城,还没有通电灯。一到晚上,城内漆黑一片,人们或者闭门睡觉,或者点起蜡烛、油灯,借着一点微弱的光线读书工作。夏局长曾经在南京的首都电厂电业处稽查组任职,深知电力对一个地方治安、市面繁荣的重要性。此番主持句容县的建设事业,他想建设一座电厂,让句容的夜晚亮起来。

但想起来容易办起来难,钱的问题解决不了。建设一座小型电厂,需要数万元的款项,财政吃紧的县政府根本拿不出这么多余钱。夏局长曾经屡次筹划,但每次都被一句“没钱”给回绝了。山穷水尽之时,他想起了自己的老东家——首都电厂。

那时,首都电厂新建的下关发电所就要竣工,另一处西华门发电所又有多座柴油发电机将被淘换。他们能够腾出手来,也恰好有多余的发电设备,此时请求帮助,似乎很有希望。

于是夏局长赶紧联系了自己在南京的老上司,提出了援建句容电厂的想法。首都电厂经考虑后,口头答应了他的请求,并要求他走正式审批流程。经过协调,建设委员会于1932年12月批准了这个项目。这样,具体的筹备工作就可以合法地展开了。

为什么是句容?

位于南京的首都电厂,职责是满足本市居民和企业的用电需求,句容县不归南京管辖,本来没有向它供电的义务。但是,这个大工程看上去打几个电话、发几个公文就轻松地敲定了,这是为什么呢?其实背后有很多看不见的因素在起作用:

现实因素是可以带动全国电气事业的发展。建设委员会以及下属的国营电厂,负有振兴全国电气事业的职责。虽因国力有限,电厂不能应办尽办,但句容与首都南京、省会镇江均近在咫尺,考虑到首都和省城的形象,应该优先发展。

长远因素是可为全国小电厂树立标杆。当时,一些地方也兴办了一些电厂,但由于建设和运营过程没有专业人员的指导,缺乏规范,大多处在不死不活的状态,表现在用户发展缓慢,供电不足、灯光黯淡等。首都电厂有意利用建设句容分厂的时机,使工程施工合乎标准、办事手续讲求效率,办出成绩来,为其它地方打个样。

当然,除了上面这两个因素,建设局长夏起凤利用他与首都电厂熟络的关系,积极从中活动,也是很重要的因素。

厂址选择在秦淮河畔

项目审批过后,首都电厂即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办句容电厂。1932年12月28日,首都电厂派出了朱谦然、鲍冠儒、谭友岭、盛任吾、潘焕明、楼惟熙等六名委员,组成句容电厂筹备处,在县城东门内租下了一幢民房,开始办公。

按照计划,句容电厂的建设约需4个月,共投资44837元。由于柴油机、交流发电机等主要设备将从首都电厂拆运来,不需要向外购买,所以需要的现金少一点,为22000元。

厂址的选择很关键,筹备处查勘了好几处地方,最后看中了县城东门外秦淮河上游,一块八亩左右的荒地。之所以选定这里,是因为它于秦淮河和京杭公路之间,取水、运输两便,而且地势较高,没有被淹之虞。

“钉子户”索要高价,工期延误一个月

但就是这块地,让筹备处以及从旁协助的句容县政府大费周章,并使工期延误了一个月之久。原来这块荒地属两家所有,其一为马大兴,占有二亩,其一为徐葆哉,占有六亩二分七厘。筹备人员与两户协商,愿意照市价购买。但两人见有南京官方来人收购,认为有利可图,向筹备人员提出了高价。其中,马大兴的两亩荒地经过商谈后,以每亩215元成交,已经大大超过了每亩50元的预算;而时年55岁的商人徐葆哉索价过高,筹备处无法满足其要求。

徐葆哉是有备而来的,为了达到目的,他于1933年2月9日,向建设委员会提交了呈文,要求“句容电厂筹备处主任另觅厂址,或依法补偿地价以重产权”。徐葆哉要求:京杭国道开通以后,江南汽车公司在附近建设句容站,是以每方10元的价格收买土地;他的这块土地离句容站很近,并且种植了树木,应该连地带树一起赔偿,每方的价格要在10元以上。

这就是说,筹备处要支付近4000元,才能买到这块土地,无异于天价了。

建设委员会收到徐葆哉的呈文后,经征求首都电厂的意见,于2月24日决定:呈请内政部,按照土地征收法征用这块土地;同时要求句容县政府协同首都电厂办理征收事宜。内政部于3月15日公告“核准建设委员会勘定句容电厂厂址征收民地”。至于最终征用的地价,不仅比徐葆哉的开价要低得多,可能连马大兴那两亩地的价格都不如。

施工规范扎实,堪称小电厂典范

场地问题虽然解决了,但这么一折腾,原定1933年2月1日破土动工的项目,延期到了2月28日。不过,筹备处并没有因此降低施工质量,而是时时处处将这一工程作为典范来建设:

筹备处首先在二亩土地的四周立起竹篱笆,中间开辟临时土路,正式动工。

3月初,设备用房屋及办公室房屋、进水间架子底脚、存水井、水塔架子底脚、存水池、柴油机底脚、循环水泵间、厕所、厂内马路等基建工程陆续展开。

4月初,将南京西华门发电所的六号柴油发电机拆卸、打包,月底用卡车陆续运抵句容备用。

5月初,开始安装发电机、配电柜,29日试机。

5月17日,开始由厂内往城中依次树立电线杆,28日开始放线。

5月20日,首都电厂公布了《建设委员会首都电厂句容分厂装灯商店注册及取缔章程》,以求运营的规范。

一切安装好后,筹备处于5月30日开始,逐日试机调试,效果良好。6月4日,筹备处及工友宿舍内的临时灯开始放光。

1933年6月8日,正式供电,千年古城句容,首次迎来了璀璨灯火。整个施工工程耗时约百日,共计花费50755.23元。

用灯踊跃,句容电厂效果超预期

通电之后,全城欢欣。筹备处原来估计,通电初期用户不过250家,用灯不超过1000盏。但句容商户、居民的热情却超过了预期。二十天后,已经接电的用户就达到了150家,灯800余盏;而有意装灯的,还有约150户,灯600盏。两者相加,已达300户,1400盏。

电灯覆盖了句城主要街道,按照设计图,高压输电线路由句容电厂起,至四牌楼止;北门大街、西门大街、东门大街、中街,以及蔡白巷、诸葛巷、四巷、南堂巷、北堂巷、马槽巷等都在供电范围内。

能用上电灯,在当时可以算是件奢侈事。一个家庭如果想用电,初次安装时要交纳10元保证金;以后每月需交纳养表费0.2元,按每月用20度电计算(每度0.23元),需4.6元,这样一个月约需4.8元。在当时,普通工人的月工资只有20元左右,老百姓的收入估计只会少不会多,每月4.8元,是个不小的数字了。所以,最初接电的都是商铺,老百姓则持观望态度,到了后来,才有住户陆陆续续加入进来。

从运营后的效果看,不管是首都电厂方,还是句城居民都很满意。电灯明亮,接电的用户越来越多,收入也很可观。首都电厂限于成本,初期只在前半夜开机供电,后来在冬季时又全夜通电。1937年4月,在运行近4年后,句容电厂运行稳定,首都电厂决定将句容“句容电厂”改为“句容办事处”,句城居民在用电费用、手续等方面和南京居民一视同仁了。

编辑:朱超

审核:高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