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40年“交通史”

□ 徐润福

1978年我15岁,在镇上中学读高中。镇上离我们村5里路,那时我不住校,每天迎着朝阳,跨过弯弯的小河,翻过葱茏的山冈,行走在坎坷的小路上。有时中午回家吃饭,为了赶时间,我养成了疾走加小跑的行走习惯。小路两旁的庄稼、树木、池塘、电线杆见证了我匆匆的脚步,直到1979年我以应届生资格顺利考取师范。

去师范报到的那天,父亲领着我背着泛黄的帆布包,踏着崎岖的小道,去镇上的汽车站。回头望望渐行渐远的家乡,我有深深的感激和淡淡的留恋,那时,我就希望村里到镇上也有宽阔的马路,一条方便村民出行的快捷通道。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村里开始实行“包产到户”,我家也分到了十几亩责任田。在父母的辛勤劳作下,没过几年家里解决了温饱问题,多少有了些积余。每天听到清脆的自行车铃声从家门口响起,父母便寻思买辆自行车,出门办事方便些。于是,我家买了第一辆自行车,我记得是“长征牌”重磅车。这辆车现在看来有些笨重,但在当时可实用了,骑上它到镇上买个生活、生产用品省时省力多了,而且驮个百十斤重的货物也不在话下。

从师范学校毕业后,我分配在离家数十里远的小镇上教书。每次回老家,重返熟悉的小路,总是平添许多感慨,真心羡慕邻村通公路的同学,省却许多跋涉之辛劳。直到后来我家买了“长征”,我学会了骑车,才结束了出门总开“11路”的历史。再后来,家里经济条件进一步好转,父母先后买过四辆自行车,我和上班的妹妹每人一辆。自从骑上自行车,我去上班也不高兴坐车了。骑上“凤凰”,一路欣赏绿色的田野、热闹的集镇、忙碌的人群、飞驰的汽车……那时年轻,一个多小时的车程一点也不觉得累。现在看来,骑车上班好处真不少,不仅经济环保,还可以饱览沿途的风景,更重要的是锻炼了身体,练就了腿力,百十米的小坡毫不费劲就冲过去了。

其时,老家修筑了村里通往镇上的大道,宽阔平坦,大客车、卡车通行也没问题;可毕竟是一条“土公路”,晴天吃点灰就罢了,雨天就泥泞不堪了。我永远不会忘记当初结婚时遭的罪:天公不作美,早一天下了大雨,大道上汽车无法行驶。接亲的车辆只好开到通往村子的路口,我们“望路兴叹”,陪着新娘一步一滑走小路回到家。那时我就想,要是咱村也能通上真正的公路那该多好啊!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们的心愿实现了。村里先是在村中大道和通往集镇的大道上铺上了毛石、石屑,成了简易的石子路;然后村中大道几次拓宽改造,石子路变成了水泥路,而且每隔一段安装一盏路灯。路况的变迁,极大地改善了村民雨天出行的环境,也方便了夜行的村民,受到村民以及往来驾车、骑车人的夸赞。通往老家的路好多了,我带着妻女“常回家看看”的机会也增加了。

进入新世纪以后,电瓶车这一代步新宠盛行,成为上班一族首选的交通方式。不知不觉,原来骑自行车上班的一个看一个,慢慢都换成了电瓶车,原本是“代步工具”主力军的自行车悄然退出历史舞台。这时我新工作单位离老家更近了,骑自行车只需半小时,骑电瓶车仅要十多分钟。十多年间,我先后换过三辆电瓶车,一次比一次得心应手。

大概是十多年前吧,私家车渐渐多了起来,成了普通百姓追求现代生活的时尚工具。有一次回到老家,遇到好久不见的老书记,他喜滋滋诉说村里的变化,说这几年村民生活水平提高很快,全村已经拥有二三十辆私家车。我说,这是好事,我们学校还有好几个老师买了呢,要不了多少年,私家车就没什么稀奇了,家家户户都能买得起。

日子在甜蜜与温馨中流淌,生活在涨工资、买新房、购新车等喜讯中继续。2010年春天,好几个同事到驾校报名学开车,大家都鼓动我参加,于是年过不惑的我也顺利地拿到了驾照。过了两年,当我驾驶着崭新的“朗逸”回到老家时,那辆陪伴我多年的电瓶车默默地退居二线。多年前我曾说家家户户买得起私家车,这话果真应验了。如今,村里村里差不多家家买了私家车。我家门前的村中大道上,私家车成了“主角”,每天晨昏听到最多的是汽车的喇叭声。

如今,我经常驾车回老家陪伴年迈的母亲。每当静静地站在自家阳台上欣赏着经过的车辆,我总是思绪如潮,感慨万千。改革开放40年,城乡面貌和百姓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出行方式的变化大概是最明显的了吧。如今在我家,水泥路铺到每家门口,村前驾车5分钟上高速,村后骑车3分钟就上国道,人们出行不是开车就是骑车,省时省力、方便快捷是现代城乡交通的真实写照。

40年来,从步行到开上私家车,我为自己骄傲,更为时代自豪!

编辑:花 蕾

(作者:徐润福)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