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夜经济” 促进“夜消费” 丹徒新“夜”态“拉满”城市幸福感

今日镇江讯(记者 崔宁华 通讯员 田力)暮色降临,华灯初上。傍晚六点多,形形色色的小摊开始活跃在丹徒区的各个广场。今年以来,夜景、夜游、夜购、夜娱、夜展、夜秀等新“夜”态在炫丽光影中点亮了市民的夜生活,激活了城市“夜经济”,将人们的幸福感拉满。

在人民广场,居民陈女士售卖盆栽的小摊上从不缺少顾客,让她忙得不亦乐乎。5元、10元的小型盆栽看着不起眼,有时一晚上能卖掉40多盆。“广场上每天晚上都很热闹,生意非常好做,感谢政府为老百姓开放了这么好的利民广场。”陈女士介绍,这里是政府指定的出摊地方,不仅有专人负责卫生,还有公安维持现场秩序,家人对她一个人出来摆摊非常放心。在宝龙广场,很多餐饮店内座无虚席,忙时更是一座难求,门口还有很多外卖小哥等着提货。“夜经济”开放以来,这里每天都吸引着大批食客,成为城市里活跃度最高的经济板块。

以夜带业,以夜兴夜。“夜经济”的兴起是市场规律和政策引导的共同结果,不仅满足市民消费需求,还拓宽了居民增收渠道。今年以来,丹徒区强化“夜经济”政策支持、加强“夜经济”规划布局、完善“夜经济”配套服务,为“夜经济”蓬勃发展保驾护航。据了解,人民广场现有40家摊位,摆摊时间为每年3月份到10月底,每天晚上6点到9点半。为进一步加强对摊位的管理监督,区城管局安排专人进行晚间值班值守。经营期间,摊主们需负责清理各自经营区域;每天夜市结束后,管理方还会安排保洁人员进行全面清扫。值得一提的是,本着让利于民的宗旨,今年所有的摊位均免收摊位费。区市场监管局加强对夜间消费产品、服务质量、价格的监管,鼓励各经营主体坚持诚信经营,严厉打击各类消费欺诈行为。公安部门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管控,强化夜间出行安全管理,构建舒心放心消费环境。

丹徒区在加快建设消费场景、培育消费品牌的同时,不忘增添城市的“文明味”,开启文化“夜模式”,点亮群众“夜生活”。宜城街道社区“周周乐”活动是最具代表性的“夜文化大餐”。活动由街道主导策划,辖区内10个社区轮流唱主角,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节日有专场。宜城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依托广场、公园、街巷等市民喜爱的夜间游玩场所,组织开展观看露天电影、广场舞比赛等群众性活动300余场,不断激发群众参与热情、提升群众文化素养、丰富群众精神生活。各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推出“清凉一夏 周周乐”文艺汇演,依托书香镇江、农民艺术节、乡村文艺播种计划等活动载体,开展了5场消夏纳凉晚会。今年8月,新时代文明实践文化公共服务志愿服务队围绕“文化润民·与您相约”主题开展2023文化时光嘉年华活动,开展群众文艺展演活动32场。城区300多个志愿服务点为夜间活动提供场地、灯光、空调等服务。社区“周周乐”活动已成为全区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的靓丽风景。

“夜经济”为丹徒聚集了大量的人气,也催生了“招聘夜市”“人才夜市”的出现。不同于常见的招聘形式,“人才夜市”选择在夜晚举行,一边是企业使出浑身解数“挑灯”揽才;一边是求职者“逛夜市”找工作,二者结合,既满足了当前求职者特别是年轻群体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又为城市“夜经济”增添了新活力。据了解,丹徒区自2020年在全市首创“人才夜市”招聘,进一步打破才企对接的时间空间壁垒,走出了一条“地摊经济+夜市场+云招聘”融合新路子,受到越来越多企业和应聘者的欢迎。

“牙旗穿夜市,铁马响春冰。”这是诗人苏轼所描述的北宋夜市盛况,夜晚的热闹繁华历来是一座城市活力与魅力的“晴雨表”,丹徒区新“夜”态正在展现出更丰富、多元的一面,激活经济发展新动能。

图片来源:微丹徒

编辑:黄昕彤

审核:曾海蓉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