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中国湿地城市 | 从捕鱼者到护鸟人,湖畔原住民的“变身记”

8月清晨,西洞庭湖平静如镜。云隙中的霞光散入水中,苏醒的水鸟在树丛间盘旋对鸣。一条摆满各类打捞工具的铁皮船由远及近,船头旗帜飘扬,缀着涟漪,慢慢向湖心划去。

划船的人叫刘克欢,是西洞庭湖湿地保护协会会长,也是周边有名的“护鸟队长”。如果将时间再往前推9年,他却因“能捕鱼、会抓鸟”而出名。

西洞庭湖,澧水和沅江汇集之处,水浸皆湖,水落为洲。如此水草丰茂的地方,自然拥有丰富的鱼类资源。对附近的汉寿县居民来说,饮沧浪之甘露,食洞庭之鱼米,是再平常不过的事。

刘克欢的家就在汉寿县岩汪湖镇岩汪湖社区,出门便是西洞庭湖。上世纪70年代起,一家人的生活就靠这一面湖。“十多年前,西洞庭湖养殖大闸蟹收益可观,我就和同乡合伙围了近3万亩湖面,养螃蟹。”刘克欢回忆,像他一样“占湖为王”的还有60多人,万亩湖水里布满木桩和丝网,靠着涨水为湖、退水为洲的自然规律,大小鱼儿悉数落网。

让刘克欢遗憾的是,还没等到大闸蟹出效益,洞庭湖就开始了湖洲整治,他只能忍痛拆围。当时的他还想不明白,祖祖辈辈都靠打渔为生,现在怎么就不行了呢?

两年后,刘克欢知道了答案。

“当时养殖大闸蟹的半边湖,底栖生物全部死亡了,两三年内水草都没有恢复。我记得养大闸蟹之前,湖里还是水草茂盛的。”刘克欢直观地看到了围网养殖给这片湖区造成的巨大伤害,“破坏生态环境,就是砸子孙后代的饭碗。”他希望子子孙孙也能看到这片养育了几代人的母亲湖,看到她最美的样子。

2015年,隶属于湖南西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湖南汉寿西洞庭湖湿地保护协会成立,刘克欢被推选为会长。他自费买了一条二手铁皮船和一辆皮卡,带着志愿者打捞湖面垃圾、制止非法捕捞、劝阻偷猎鸟类行为。在他的带动下,400多人加入了西洞庭湖环保志愿者分队,其中七成是退捕渔民。

生态修复后的西洞庭湖,万鸟翔集。无论是水草覆盖的洲渚,还是芦苇摇曳的港汊,总能发现振翅欲飞的身影。但最让刘克欢欣喜的,是在西洞庭湖发现黑鹳的经历。

“黑鹳浑身都是黑羽,嘴和脚却是鲜红色的,全球数量不足3000只!”刘克欢记得,他曾在半边湖附近一次性发现了近80只黑鹳活动,如此数量的集聚,是对西洞庭湖生态改善最好的肯定。为此,湿地保护协会还在西洞庭湖半边湖成立了全国首个民间黑鹳守护站。每年冬候鸟来临期间,组织志愿者和保护区工作人员一起在候鸟聚集区域进行24小时不间断巡查,守护越冬候鸟。

多年来,刘克欢带领志愿者们累计发放湿地保护倡议书3万多份,共清理湖面垃圾7000多吨,制止违法捕捞、捕鸟等行为140多起,救助受伤候鸟150余只。

如今,刘克欢曾养殖大闸蟹的半边湖成了候鸟最喜欢的栖息地之一。天光水影间,成千上万只飞鸟追逐盘旋,他想让子孙后代看到最美母亲湖的念想,正慢慢成为现实。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记者 柏丽娟 徐春晖/文 胡秋阳 白利振 潘书哲/摄

来源:新江苏·中国江苏网

编辑:朱超

审核:杨佩佩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