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固论坛 | 消除多余“边界感” 争做担当“责任人”

□ 戴薛甜 王玉龙

近日,江苏省委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中担当作为的若干措施》,鼓励党员干部坚决扛起“走在前、做示范”的光荣使命。这就需要我们增强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深化横向联动、纵向协调,消除多余的“边界感”,争做担当的“责任人”。

消除推卸责任的“边界感”,争做兜底牵头的“责任人”。在单位里,职责边界并非都清清楚楚或一成不变,各种“突发情况”“紧急事项”“攻坚任务”在所难免,有的干部爱以“边界感”为由,“烫手山芋”绝对不接,“要我牵头”绝对不理,总之就是“随大流”“过得去”,把自己从责任中“摘得干干净净”。大事难事显担当,很多“兜底”“牵头”的工作其实才能彰显干部担当作为的责任感与实干奋进的精气神。要把责任切实扛在肩上、抓在手里,既能有条不紊地开展常规工作,又能在改革阵地上“打头阵”,在攻坚任务中“挑大梁”。

消除泾渭分明的“边界感”,争做协调配合的“责任人”。合适的“边界感”确实能让人舒心、高效。比如,科学的分工能产生工作上的“边界感”,避免各种“甩锅”“找借口”“打太极”。然而,“分得太清”反而会催生职责的“真空地带”。有的干部凡事都要划个“楚河汉界”、出力上论个“子丑寅卯”,对需要配合出力的工作“退避三舍”,用一句“不是我分内事”便游离在外,损害的却是集体的形象。单位工作本应是“分工不分家”,既要搞好配合、“十个指头弹钢琴”,更要保持大局观念“攥指成拳”,关键时候能补位。

消除本领恐慌的“边界感”,争做建立新功的“责任人”。过分的“边界感”最终还会滋生“茧房效应”,限制个人的能力边界。有的干部只顾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对新事物“兴致缺缺”,对新方法“一问三不知”,对新挑战“避开八丈远”,打着“边界感”的旗号,绝不肯“多迈一步”,满足于凭借老办法、老印象解决问题。然而,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必将面对新使命、新任务,这也是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重要原因,我们必须要以新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在高质量发展、服务群众、防范化解风险等方面建新功、显担当。

上善若水,各级各部门党员干部要胸怀“小我”融入“大我”的志向,以实际行动做到分工明确又相互补台、职责分明又步调一致,用真抓实干让“边界感”与“责任感”不再站在“对立面”。

编辑:金凯

审核:杨佩佩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