韧性城市建设:镇江在行动

今日镇江讯(王文倩 陈声秦)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同时,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公共安全治理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持底线思维,提高统筹发展和安全的能力和水平,强调要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

去年,市政协重点专题协商会围绕“谋划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开展专题协商议政,今年市政协再次开展“建设韧性城市,优化安全发展环境”专题协商,这既是对城市更新的深化,更是贯彻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统筹发展和安全,紧盯城市建设新趋势的积极探索。为此,市政协成立了以郭建主席为组长的专题调研组。调研组成员认真阅读了建设韧性城市相关书籍,进行知识储备,先后在市内外召开了16场次调研视察座谈会,赴市应急、住建、水利等14个部门及基层一线开展调研,掌握实际情况;期间赴湖北黄石、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等地考察学习,采取函调方式向四川德阳等地取经,邀请国家发改委城市发展中心专家指导,寻求智力支撑。

时代的发展 呼唤韧性城市

“韧性城市”,作为一种城市安全发展的新范式,是从国外引入的新理念。依据“国际组织倡导地区可持续发展国际理事会”(ICLEI)的定义,所谓韧性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凭自身的能力抵御灾害,减轻灾害损失,并合理地调配资源以从灾害中快速恢复过来。它强调城市在逆境中具备抵御与吸收、响应与适应、快速恢复的能力,其核心是城市的抵御力、恢复力和适应性。

建设韧性城市,有利于将城市打造成为人民群众生活的美好家园、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科技创新的重要高地,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空间支撑。这是统筹发展和安全的重要抓手。打造韧性城市,有利于建立高质量的城市产业体系、城市生态系统和安全系统,提高城市全生命周期的风险防控能力。这是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的有效路径。打造韧性城市,有利于更好地推动城市从粗放型外延式发展向集约型内涵式发展转变,从源头上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环境的优化 选择韧性城市

近年来,“建设韧性城市”已经成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南京、郑州等大城市发展总体规划的重要内容。一些中小城市,如德阳、黄石、义乌、海盐等则在更早的时间率先开展了韧性城市建设的探索。

对于我市来讲,建设韧性城市,优化安全发展环境,是必然之举,也是必须之举。建设韧性城市,也是城市发展的新契机,只有统筹好韧性城市建设和安全发展的诸方面,才能走出一条具有时代特征、镇江特色的现代化城市发展道路。

2021年全市安全发展工作会议,市委书记马明龙提出要在韧性城市上加快研究探索的明确要求。今年初,市委批准将该课题纳入市政协重点协商计划,以议政性常委会会议形式专题开展协商议政。7月底,市委八届五次全会提出“持续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打造宜居、韧性、绿色城市”的要求。

韧性城市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包含基础设施韧性、经济韧性、社会韧性、空间韧性、生态韧性、治理韧性等方面,我市韧性城市建设须要及早谋划、统筹推进、绵绵用力、久久为功。重点围绕城市基础设施韧性、城市经济韧性、城市社会韧性、城市生态韧性等四个“韧性”进行发力。

城市基础设施韧性,要注重大力提升城市生命线工程保障能力。加强城市生命线工程建设、运营和维护,加强“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建筑防灾安全性能,加强灾害防御工程建设,提高交通和通信保障能力。要增强城市空间布局安全,完善城市防灾空间格局,保障疏散救援避难空间。

城市经济韧性,要注重产业链群建设和发展,增强产业链韧性。不断完善和优化经济结构体系,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协同发展,提高城市支柱产业的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有效降低经济风险,有效防范化解企业金融风险。

城市社会韧性,要注重推动治理能力和治理方式的现代化。大力培育城市韧性素养,积极引导公众提升应急能力,完善社会救助和风险分担机制,提高社会动员和秩序保障能力。加强服务韧性城市建设的政策供给和社会组织培育。

城市生态韧性,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建设高质量的城市生态系统。统筹区域流域生态环境治理和城市建设,统筹城市水系统、绿地系统和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系统建设,加大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系统修复力度,推进“双碳”落地和绿色发展。

全方位协调 建设韧性城市

调研组提出,加强全方位协调,建设韧性城市。重点在以下方面:

加强韧性城市建设的组织领导。建立韧性城市建设组织领导协调工作机制,明确牵头部门,推动各项任务落地落实。加强谋划统筹,谋定而动,循序推进。各级各部门要将韧性理念融入到当前正在开展的城市生命线工程和文明城市、平安镇江、美丽镇江创建等工作,覆盖到各个行业各个领域从规划到建设的全过程,而不是简单地另起炉灶,各行其事,真正做到集成共建、资源共用、成果共享。

不断增强应急救援能力。高度重视统筹应急避难场所选址和建设,逐步将各类广场、绿地、公园、学校、体育场馆、人防工程等适宜场所确定为应急避难场所。提升应对极端天气及巨灾情景等应急救援能力,完善跨部门、跨区域快速协作和应急处置机制。完善应急物资储备、调拨和紧急配送机制,优化应急物资品种、规模、结构和布局,完善应急物资管理和调度平台,不断提高快速调配和紧急运送能力。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各级党委和政府、基层组织、领导干部的应急处突能力,把韧性城市理念、方法落实到工作中。加强技术人才培养和技能人才培养,增强其各方面的本领和能力,造就应急救援领域行家里手。采取鼓励社会投资、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加强服务韧性城市建设和安全应急管理的社会组织培育。

持续开展宣传教育。按照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五进”要求,把韧性城市理念、应急常识和能力教育纳入中小学校和高校素质教育,大力开展社会公众应急基础素养培训,引导公众提升应急反应能力和共建共享韧性城市的意识。发展韧性文化,逐步形成人人主动提升个体韧性、自觉践行韧性城市理念、积极参与韧性城市建设的良好氛围。健全社会动员机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工会、共青团、妇联、红十字会、城市协管员队伍、应急志愿者队伍及其他社会组织和社会公众在应急工作中的作用。

编辑:卞婷婷

审核:曾海蓉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