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如何做好旅游这篇大文章?

今日镇江讯 镇江是座有山有水有故事的城市,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今年上半年,预计全市旅游总收入达426.6亿元,同比增长18.5%。近年来,虽然我市在旅游发展上做了大量工作,但从大众旅游市场需求、周边城市发展竞争、广大市民对镇江旅游期望来看,仍还有不小差距、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在当下旅游业正由“景点旅游”走向“全域旅游”的大背景下,镇江如何把握旅游业发展新趋势,深入推进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好地发挥旅游业在拉动经济增长方面的作用,成为全市上下广泛关注的议题。

定位不精准吸引力不够

产品供给不足是最大短板

当前,全市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抓手,积极发展全域旅游。目前,宁镇扬三市旅游部门已商定合作方案、合作景区,今年10月试发行三市旅游一卡通。

“一直以来,镇江的旅游业不温不火,调研组认为主要有五个原因。”市政协调研组组长、城乡委主任季平表示,一是镇江的旅游定位不太精准,远程吸引力不够,外来游客不多。二是相关部门管理体制不太通畅,科学运营能力亟待提升。三是拿得出手的旅游产品供给不太给力,叫好叫座的还有待挖掘。四是旅游人才不太鼎力。五是相关政策措施也不太到位等。

“一个景点必须有抓住人心的地方才能成功,比如宗教就要有宗教的特色,像安徽九华山讲地藏王菩萨、无锡梵宫讲佛教艺术,尽管他们都没有金山、焦山历史悠久,但因为专注反而成功。”市政协委员、地方海事局副局长陈海岛说。“城市山林”“真山真水”的确是镇江这座城市的真实写照,但仅仅这样的表述,还是不能一下子抓住游客的心,金山、焦山、北固山各自定位在哪,未来重点发展方向是什么,需要旅游部门更深入地挖掘,更精准的定位。

“现在,外地很少有旅行社在推镇江一、二日游,镇江也很少有饭店在做旅游团餐,火车站汽车站也很少看到旅行社组团地接,这都反映了镇江旅游存在着‘很多’供需不匹配的问题。”市政协委员、文旅集团投资发展部总经理杨桦说。

“产品的供给不足,已经是镇江旅游业的最大短板。”市旅游委主任刘吉顺坦言,现在旅游市场已从观光旅游向家庭度假、亲子游转变,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镇江虽然有一批在建的休闲、度假等新业态项目,但从现有的产品看,在游客引得来、留得下、获得感上还缺少项目支撑。除此之外,镇江旅游公共服务亟须提升,旅游资源整合还不够,主体引导和培育有待加强。

大力提升游客满意度

加快推动市场化资源整合

“镇江做好全域旅游,要在五个‘精’字上下功夫。”季平表示,首先要以游客为中心,精准定位镇江旅游发展的主攻方向,打出一张王牌;其次是以改革为动力,精进旅游核心机制;第三要以产品为抓手,精心打造旅游拳头产品;第四要以市场为导向,精选全域旅游紧缺人才;最后是以政策为保障,精解旅游发展难题。

“镇江可参照黄山和九华山成功案例,将三山、南山等景区经营权整合委托给国有龙头企业,既解决资源分散性、游线通达性问题,又能达到上市平台为未来大旅游发展赢得先机。”杨桦说,此外,镇江旅游发展要发挥市级龙头国企的极核功效,避免企企搭灶、户户冒烟,否则不仅会产品同质化,甚至浪费资源。以文旅集团为例,可以剥离其城建任务和社会事务承担职能,让其像无锡灵山集团、常州龙城控股一样专心、专业做旅游,从顶层解决产业集团都在做旅游的问题,推进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刘吉顺表示,下一步,市旅游部门将围绕全域旅游发展需求完善旅游项目库,推出一批家庭度假、亲子休闲、生态养生等新业态项目;大力提升游客满意度,完善旅游公共服务设施,构建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成3个市级旅游集散中心,增设火车站客运站与主要景区之间的快速通道;加快推动市场化资源整合,通过编制规划,整合全市旅游资源,科学布局,整体打造,错位发展;大力培育旅游市场主体,发挥市文旅集团等企业主体引领作用,培育旅游龙头企业,推进国有景区体制机制改革,整合“三山一湖”等资源,实行市场化运作、公司化管理,激活企业发展活力。(全媒体记者孙晨飞)


责任编辑:吴悠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