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来谁为韶华主 总领群芳是菊花

"秋来谁为韶华主,总领群芳是菊花"。菊,与梅、兰、竹并称四大君子,吾窃以为,菊花这位君子是隐士、是斗士、亦是志士。何出此言哉?且听我慢慢道来。

"隐士",隐居不仕之士。"菊,花之隐逸者也"。晋之陶渊明本有"大济于苍生"之志,却生不逢时,在动乱的岁月里,他的一腔抱负无处实现。陶渊明生性耿直,既不愿卑躬屈膝、攀附权贵,也不愿在腐败的官场中同流合污,一直过着时隐时仕的生活。

四十一岁那年,在友人的劝说下,陶渊明再次出任彭泽县令。到任的第八十一天,督邮造访检查公务,因看不惯其凶狠贪婪的嘴脸,陶渊明愤然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便挂冠而去,赋"归去来兮",以明归隐之志。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秋菊有佳色,更露摄其英",陶渊明甚爱菊,因为它"不畏风霜向晚欺,独开万卉已凋时" ,菊花无意争春,隐逸退让,不畏寒霜,开于晚秋,这种不从流俗,卓然独立的君子品格,正迎合了陶渊明那隐士的精神。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据说这是黄巢在五岁那年所作。青帝为春之神及百花之神,观此诗,五岁的黄巢已颇有当年楚霸王"彼可取而代也!"的豪气。少有诗才的黄巢在成年后屡试不第,作诗书愤"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不久,黄巢领导的唐末农民起义轰轰烈烈的开始了,他要与欺压农民的官吏衙役斗一斗,与气数欲尽的李唐王朝斗一斗,与不能学而优则仕的命运斗一斗。菊花那"不随众草出","气为凌秋健"的品性与黄巢那斗士的精神不谋而合了。黄巢起义终归失败,就好似菊花终将凋残,但他们都曾在寒霜冷雨的日子里轰轰烈烈的灿烂一时。

郑思肖,一位南宋末年的爱国志士。当年元兵铁骑南下,郑思肖上疏直谏,痛陈抗敌之策,却被拒不纳。他痛心疾首,毅然决然的孤身隐居于姑苏报国寺中,终身未娶。宋亡后,郑思肖改字忆翁,号所南,以示不忘故国。日常坐卧,皆要向南背北。他还将自己的居室题为"本穴世界",何谓"本穴"?将"本"字中的"十"置于"穴"中,即隐寓"大宋"二字,"本穴"即"大宋"也。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菊花宁愿枯死枝头,也决不被北风吹落,这是何等的的孤傲绝俗,郑思肖以菊言志,宁死不做元人。"宁可枝头抱香死"正是这位志士不屈的爱国誓言。

宋人周敦颐曾有言曰:"菊之爱,陶后鲜有闻。"或许是芸芸众生之中,鲜有菊那样的隐士、斗士、志士了罢!

图文/梦寻镇江

编辑:吴悠

(作者:梦寻镇江)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