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报道多方叫好——市民:勾起往事回忆 专家:折射科技进步

今日镇江讯 9月起,京江晚报“心头好”系列逐步见报了。随着见报率的不断增加,市民专家的关注率不断提高,勾起了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市民对曾经老物件以及往事的回忆。专家们则说,老物件的变迁折射了科技的进步。                                              

市实验幼儿园高级教师张凌云昨天对记者说:“作为生于上个世纪70年代的我,看了晚报连续刊载的“心头好”系列,勾起了我对往事的回忆。虽然时代越来越先进,很多老物件逐渐退出了人们的生活,但它留给人们的印象却是不可磨灭的,不可磨灭的更是人们心头对于生活、对于往事、对于爱的永久的回忆。” 她告诉记者,她自小是在爷爷奶奶身边长大的,由于从小的耳濡目染,对于一些“老物件”“老古董”天生就有一种亲近感。在她的记忆中,爷爷奶奶家里有着很多有年代感的东西,小到糖罐、茶叶罐、妆奁盒、针线筐,大到一面镜子,一张床,处处都留有旧时代的精致感。在她的记忆中,永远都记得那些个童年的午后,她坐在那张老式的八仙桌前做功课,爷爷的面前摆放着文房四宝在练书法,奶奶从那只闪现着金红色光泽的针线筐里拿出针线在缝补衣物,耳旁的红灯牌收音机里播放着刘兰芳的说书,或者儿童节目“小喇叭”……                           

她的女儿,生于上世纪90年代的沈梦回今年还是大四学生,刚刚被多校争着录取研究生,她说最近网络上流行起了一股“怀旧热”,一个叫“千禧bot”的微博号尤其击他们这代人的回忆,这个博主定期盘点他们小学、中学时代吃过的零食、玩过的游戏、看过的电视、读过的书籍……她和评论区那些“90后”的小伙伴一样,既惊喜又感动,更多的是满满的怀念。看着那些花花绿绿的钻石糖、神奇宝贝贴纸、溜溜球,她仿佛看到了当年放学后背着小书包和同学挤在小卖部的自己。这些小东西是童年时代我和同学们彼此分享的小秘密,也是至今珍藏在心底的独家记忆。看来,一代人是一代人的回忆,这样我也对“心头好”更加看好了。          

“有过多少往事,仿佛就在昨天”,在一家企业工作的40岁王先生对记者说起来:“这是我看了‘心头好’系列回荡在心底的歌声,鸿雁传情的信札,风靡城乡的磁带,二八载重的自行车……连同当年作为时尚标志的收录机、蛤蟆镜、喇叭裤都远去了,但是那一段岁月已经制成了精美的CD,永远珍藏在我们的记忆中,虽然物质匮乏但精神富有,虽然跋涉艰辛但充满对美好生活的渴望,那样的纯真,那样的美好,无论到任何时候都不会过时。                                      

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吴君民告诉记者,老物件的变迁,体现了科技进步给大众生活带来的革命性变化。他回忆说,之前清政府没有抓住蒸汽机为代表的工业革命,而今,改革开放40年来,党和政府紧紧抓住计算机为代表的工业革命,制造门类、实力都不容小觑,而诸如收录机、磁带这样的老物件则逐步退出历史舞台,被装进了历史口袋。 在“制造2025”的战略机遇期,必须占领科技制高点,生活才会发生大变化,而且是质的变化。                     

吴教授说,要坚持走自己的路,坚持创新引领发展。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以创新为引领的第一生产力。同时,不能没有人才,人才不能离开教育,素质教育尤其要摆正创新为首的战略地位。这样一来,就形成了一个闭环,实现创新的飞跃。                           

正如另一位专家所言,科技在发展,时代在进步,老物件远离我们是历史的必然。但是,我们对于曾经陪伴过我们的老物件,始终怀有温暖的记忆,这组报道很及时。(全媒体记者 邱隆洪 孙霞)

编辑:吴悠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