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 | 关于面食的怀旧

□ 陈德兰

里下河一带的人主食是大米,很少吃面食。面食是平常生活中的一种点缀,更是用来招待客人的高规格食品。

人到了一定的年纪喜欢怀旧。近几年,常常会想起以前阴雨天母亲制作的手擀面、冷火饼、油面饼等美食。那时冷火饼必然要到重大节日才能吃到。中秋节,更是家家都做冷火饼。中秋时正逢秋收,忙到脚不沾地。忙,再忙也得抽空做上几只冷火饼。不仅自己吃,孩儿们也馋,敬月神也是必不可少的。大大圆圆的冷火饼此时象征着团圆,象征着美满富足。

到了中秋节,我这个年纪的人,开始想吃上一口自家老灶上文火细煎的冷火饼。老灶已经不多,会做的人也不多了。上了年纪的老人腿脚不灵便,身子也开始发懒了,坐在屋檐下,像老猫一样打盹。

从前,为了吃上一只冷火饼,要提前许多天开始在有限的菜油里省上几滴,白面粉也是要提前想办法。现在,听说乡镇上有一家用灶火做冷火饼的。到了中秋节左右,好多人会提前几天就去预订,一只三十元。冷火饼好吃吗?现在的孩子肯定不待见。他们吃惯了各种口味的精致糕点,嘴被惯坏了。

手擀面是阴天下雨闲时的食物,省菜又省柴火。那时都是烧土灶,柴紧张得很,用我母亲训我们兄妹的话来说:“走路时给我留点神,别头一仰就知道呆走,有能烧火的草都跟我拾回来。”如果逢上几天连绵的雨天,即便家里有再大的草堆,也没有草烧——谁家舍得把草垛翻一下,去抱中间的草来烧呢。我们小的时候,不用学这学那,一下雨,就跟着母亲,像跟屁虫,也像尾巴,母亲被跟烦了,就想着法子找些大家都能共同参与的事,手擀面无疑是最好的亲子活动。我们自觉分工,收桌子的收桌子,洗面盆的洗面盆,就连平时被宠到啥也不做的小弟,也会从墙角处翻出一只酒瓶来当擀面杖用。等我们把这些准备工作做好,母亲就会丢下手里的针线活亲自和面。我们姐弟仨挨肩围在大桌四周,母亲揉着面,抬起头看看我们,唇角有笑意漾了开来。

吃手擀面不用做菜,摘几只辣椒,掐点葱,再从酱缸里舀点酱熬得香喷喷的,手擀面下好后从锅里捞出来,直接倒上刚才熬的酱一拌,香喷喷。那时大人也有馋阴天一说,平时劳作太忙,没功夫做这些吃的。如果家里来客了,花五毛钱去河边捕鱼处买上五毛钱小鱼,再做上葱油饼,那真是幸福到以为可以上天入地了。

冷火饼、手擀面、油饼这些吃食,离开我已经有三十年左右了。自从包产到户后,我家的日子就像涨酵一样往上发。那些平时馋得要命的吃食渐渐被街上各种精致糕点所替代。但岁月轮回,到了这个年纪又开始怀旧,开始惦念起以前的吃物了。

某一日,躺在床上我突发奇想,想亲手做做这些美食,全程让女儿共同参与。就像我们儿时那样,守在母亲的身边,眼睛眨也不眨地看着母亲做冷火饼,切手擀面,做油饼。丫头不馋,在家里动动手指,快递小哥就会送上门了。可我觉得有必要让丫头懂得我们那个年代的吃物是怎样制作的。

在心里细细过了一下当初母亲做吃食的流程,然后一一备料。先去胖子烧饼店买了三只烧饼,再开口要了点老酵,说是回家学做冷火饼,没有想到的是烧饼师傅特来劲,立即就开始现场教学,传授了不少秘诀。我自觉了然于心后,信心十足地开始和面等发酵,一个小时看三次。感觉自己一下子穿越到了儿时,那时看是为了等吃,这时看是为了等做饼,迫切感是一样的。

第一只饼,油放多了料放少了,结果以失败告终。第二只,心静了些,放在锅里小火慢慢烧着,等成型后才翻了面再慢慢烧,冷火饼的样子是有了。饼切开后,没有什么孔,估计是面没发酵好。和面再做,这次不急,捧着书慢慢看,心里想着这一次一定会成功的,就多备了点料,打算送回家给公公婆婆尝尝。谁知面放多了,碱却没加多,等冷火饼有模有样地放在那时,尝了尝,酸了。屡败屡战,我相信我总会做成功的。制作过程中,丫头一直在旁帮忙——共同经历共同参与,传承传统传承味道记忆比什么都重要。(编辑 花蕾)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