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山、那水、那树

我爱仑山水库。水清、岸线明,风景变幻无穷;仑山、高骊山像两名哨兵,站立在她的身旁,其他水库没有这种范儿;远树、近林斑驳陆离,那山、那水、那树,真叫醉人,让我坐在那里几天,我都不愿意离开。

只要有空,我都喜欢在句容边城的大地上徒步来回。绿树不语,但它能用自然的神色激起你内心的热情和活力,它会含蓄地告诉你,仑山水库是这里原生态的生命源泉。

停下脚步,周围视觉的冲击,让你感到已浸泡在诗意生活的海洋里,静心思考成了这里的馈赠。

乘一叶扁舟,在仑山水库中随风飘荡;望边城西岸,飞檐点点;转松林深处,惊起一滩鸥鹭;一阵雷雨来临,山中烟雨,两山迷蒙。“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时隐时现。仑山水库就是这样撑起了道道美景,画出了张张图画。

从高仑村向北走,林麓之美、峰峦之秀、洞壑之深、烟霞之胜,尽收眼底,那里正在利用仑山水库的水建造绿色循环蓄能电站,着实让你兴奋,引诱你去探奇。漫步山间,云雾缥缈,清静绝尘;轻风柔软,如薄纱拂面。拾级而上,两边的植物也在发生着奇异的变化,先多为蕨类植物和中草药,然后与你擦肩而过的就是有着千万年历史的珍稀树种。

高仑村旁是高家边。高家边之所以名高家边,是因为村如其名,八百年风霜的木瓜树,传说为宋代宰相高适的十二进厢房遗址等等。在村子西头花园池处,有两棵古木瓜树,一棵靠塘边,一棵在老梨园遗址上。村里的老高向我们介绍说,不知什么时候就有此树了!先辈们皆是看其神圣庄严,心想必能福荫后代,才依树建村,以求庇护。建房有一个默契规矩,就是必须离开十二进厢房遗址正门一段距离,不知什么原因。偶尔有个调皮孩子想要爬上古树玩耍,也会被村里老人斥责,皆言此树乃是他们的福树,不可亵玩。

更让你奇怪的是,花园池边的一棵木瓜树,被雷电一劈两半。几百年过去了,此树两半各自好好生长,依然不减当年风姿,颇具神话色彩。现在村民自觉用大理石栏杆把它保护起来,当着神来崇拜,真可谓神仙降临此地,福到人间。

天、地、水,作为“三元”之一的水,在生态保护,古树成长中,起到了主要作用,准确说是仑山水库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仑山村村长向我介绍说:“1958年建造的仑山水库至今还没有干枯过,仑山的水捧起了可以喝。”。足见仑山水库的生态保护非同一般。

仔细一看,水库四周,绿树村边合,青山廓外斜是常景;古树绕村道,也不足为奇。树木葱茏,是生态水库的另一面写照,也证明仑山周围的百姓保护古树,保护生态,保护家园的意识足够强。年复一年,日复一日。5500亩国家二级水质的仑山水库像发条,仑山、高骊山像齿轮,不停地转动着生态修复这座大钟。10万亩植被,茂密的山林,以及空气中含量极高的负氧离子被仑山水库推动着转,仑山水库这个发条时时处处绷紧,动力十足,绿水青山自然转得欢畅,金山银山就越转越显魅力。当地的老高自豪地说,水清保证了树绿,树绿映衬着山美,山美美化了自然,美美叠加,就形成了人间仙境,最美乡村。

是啊!我突发奇想:要想住,先找树;要心舒,到仑山水库。水清水利绿树深,自然美景最养人。谢立新

编辑:金凯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