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波,在不足一毫米血管里“跳舞”的医者

1977年出生的陈波,如今是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兼任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青年委员、省卒中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省医学会显微外科分会委员及神经外科分会颅底外科学组委员。从医17年,他以严谨细致的医者精神,屡屡挑战人的生命禁区,进行着风险最大和最为复杂的脑部手术,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医疗奇迹。

陈波的研究方向是颅底和血管,说白了,就是成天和直径不到1毫米的血管打交道。难度可想而知。

为了练习颅底技能,陈波经常在实验室用磨钻磨鸡蛋壳,常常把生鸡蛋的外壳磨掉了,露出鸡蛋内壳的一层薄皮,整个鸡蛋还完好无损;为了练习搭桥技能,他经常缝合老鼠的股静脉和股动脉,不能有一丝一毫的误差;为了锻炼手部的灵敏度,他就用医用镊子捡芝麻,双手各捏一把镊子,将桌子上散落的芝麻捡起来。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年的努力,陈波的手术技能有了很大的进步,陆续开展了经侧裂-岛叶入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TCD辅助下小翼点入路行动脉瘤夹闭术、颈内动脉内膜剥脱术、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血运重建术等手术,无论从手术难度系数还是患者疗效看无一不是成功的。2017年,陈波的一项手术更是填补我市医疗技术空白的手术。

2017年年初,市民王女士因罕见疾病“烟雾病”被送往市一院救治,这种病致残性、致死性很高。要治疗这种疾病,目前唯一有效的方法,就是行脑血运重建术,专业手术名称是“左侧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分支搭桥术+硬膜翻转术+颞肌贴附术”,通俗地讲,就是将颅外血管的血流引入颅内动的分支,由颅外的血管为颅内的大脑供血,从而改善颅内缺血部位的血供,降低脑梗塞和脑出血的发生。仅从手术名称就可体会到手术的复杂,这个手术还对医生缝针手艺提出了“比专业级绣花工艺大师更精准细致的要求”。

因为,医生要在12.5倍医用显微镜下,用比发丝更细的专用手术针,在直径约1毫米的血管上缝12针。这个过程中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血管破裂,引起脑出血。好在,因为陈波和“毫米级”的血管打交道时间长了,最终让王女士得以身心健康地出院回家,这也成了镇江市同类手术成功实施的首例。

陈波也凭借着自身的努力于2014年被评为镇江市卫生局重点人才,2016年被评为江苏省第5期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及镇江市169工程科技骨干。

神经外科是个急诊病人多、危重病例多的地方,医生的工作量和辛苦度自不必说。为抢救危重患者,无论寒冬还是酷暑,无论休息日还是深夜,一个电话打来,陈波总是随喊随到,从无怨言。一年365天,几乎每天都能在医院看到他忙碌的身影。

有一次,从句容转来一名破裂动脉瘤患者,患者本身投资失败且离异,身无分文,只有一位78岁的老母亲抱着仅有的15000元养老钱含着眼泪求陈波救救她的儿子。陈波不但成功救治了患者,成全了老母亲唯一的希望,更是想方设法为这位患者选用既能省钱还不影响治疗效果的方案。现在,这位老母亲逢人就夸陈波:“陈医生是神医!我儿子现在这条命就是他给的。不是他,我的家就毁了!”

今年还有一位危重患者,诊断为神经纤维瘤病Ⅰ型,全身皮肤均有大大小小的肿瘤,连颈椎内也有神经纤维瘤,且压迫了颈髓。经过康复治疗,患者目前已能自行行走。出院后,患者的老父亲给陈波发了感谢短信。这条短信陈波一直保存着,“累的时候拿出来看看,给自己加加油,不能歇,病人还在等着我!”(袁萱)

责任编辑:崔骏  郑海仑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