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的与开放式的

□ 华 翔

好像到了考试季,这一类的新闻就会时不时冒出来,也总会成为焦点话题。近日,一则“高二语文阅读理解原作者20分只得6分”的新闻引发了新一轮的舆论热议。

新闻内容大致如下:在刚结束不久的苏州高二年级语文统考中,一道现代文《清明》的阅读理解题,由于标准答案太难,一位学生考后通过微博联系到了原作者王亚,而王亚很快回应,却没想到,按照标准答案来评分,王亚也只能拿到6分。以至于王亚还专门在朋友圈发了条“致歉信”:“一切‘祸害’都非我的本意,向苏州全体高二学子致歉。”

或许是此类新闻已然多次报道,过往的那种情绪宣泄在这一次的舆论热议中并不多见,更多的是理性探讨与思考。新京报记者就分别采访到了观点截然相反的两名专家。一位是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军。他的观点是出题者曲解作者原意,这是一种做法不严谨、对学生不负责的体现,拔高文章立意,存在过度解读的可能。他指出,人文学科本来就很难有标准答案,我们现在考试背后存在问题,没有得到深层次的解决,这些选择题和问答题,“似乎很客观,但是实际上违背了基本常理”。而华中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李军均却给出了另一种声音。他认为“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很正常的”。他告诉新京报记者,因为命题者是根据原材料读出的意蕴,而原作者做题时,是根据自己的思路来答题,不一定能理解命题者的思路,所以得6分很正常。李军均解释,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主要是侧重学生的思维训练和文本解读,标准答案也是需要经过集体讨论研究,而按照这样的要求,文章作者本人拿不到高分也很正常。也有多家媒体采访到作者本人,譬如潇湘晨报:“对于自己最终只能拿6分的情况,王亚也表示,主要还是在答题技巧上没有掌握好。”或许也正是如此,《星火教育江苏》就答题技巧还整理出一整套阅读理解的格式化答题模板以飨读者。

但恰恰是那套格式化的标准答案,让笔者也想说上两句。即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在语文学科的阅读理解这一类主观题上寻求标准答案呢?事实上,即使是认可“标准答案”模式的华中科技大学李军均副教授也同样认为,作家写出的作品是独立的文本,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解读视角和思路,并说:“文学鉴赏中有种说法,就是一千个读者心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我们中国经典文化传承中更有名句:“六经注我,我注六经。”应当说,人的成长,特别是现代社会里,学习、理解和做到“标准”,极其重要。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一个人能不能做到“标准”,代表着他能不能与他人“同轨”、与社会融合,代表着个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分工与趋势同频共振、合拍共进。但这一类的思维训练,在数学等其他学科不是更能体现吗?甚至语文学科的那些客观题亦可。而这个社会同样需要开放、包容,包括基于此而培养出的创造力,亦同样需要从小即开始思维训练。如是,语文教育上,对于阅读理解等主观题的考核,能不能只要针对题目回答、言之有物、自成逻辑,就当满分呢,而不再是一味追求一个所谓的标准答案。

无论是少年时的学习训练,还是成年后的行动作为,标准化的、开放式的,甚至有时是颠覆性的,其实都是这个社会需要的。我们更需要的却是学会运用它的场合、时机的把握而已。如是,我们或许更需要在学生时代就学习什么时候该标准化,则一丝不苟;什么时候可开放式,即肆意汪洋。而对于教育者或管理者来说,或许更当理解,一条路只有一个真正的终点,我们既不应妄求走一条路就达成所有目标,也不该修条条道路却只通向罗马。(编辑 花蕾)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