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的书房

□ 王 晓

文人,都有一种书房情结。在小家屋檐之下,享受了人间温情,世俗烟火之后,书房,常常成为心目中极好的去处。大凡爱书读书写书之人,都希望拥有一间属于自己的理想的书房。能够静下心来,在那里看书,遐思,编织心情故事,在文字构架的世界寻找生命的真谛,寻求生活的乐趣。

书房,自然是读书用功的去处。为什么要读书?自古至今,人们都有较共性的认识。古人说:“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这是人们对书寄予的美丽情感、美好愿望。现代人说,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财富。这正是古人说法的翻版。

古人的很多说法,在现在依然有着不可轻掂的分量。毕竟,人生有限,时不我待,在知识经济时代,我们所拥有的绝大部分知识是通过书本获取的,也只有在书本之中才能获取。无论何时,书是人生路上永远的灯塔,是人类永远的朋友。

书房作为静心品书、修身养性的独立空间。有条件的读书人家,会竭尽所能让自己的书房显得高端有品位,这样的时候,他的书桌也许就是一张典雅的红木书桌。红木书桌着浓厚的古典韵味,厚重大气,意味深长。

带有古韵的木质书桌极具魅力,质朴自然的木纹,光可鉴人的清漆,让人有如置身山水情景之中。其韵致风情足以让人沉醉其中,读书、品茶、写字、画画……在诗情画意中感受岁月静好、沉静悠然。

中国古代文人除了吟诗赋文之外,基本上都是或能书,或能画,或既能书又能画的人,他们一生之中都离不开笔墨纸砚这四样东西。

中国古代文人互赠礼物,大抵就是具有雅致意味的文房四宝。一物一心,雅趣共赏,心意转换,勾连着人与人之间美好情愫的表达。《红楼梦》第十四回,就连向来不问人情世故的黛玉,自苏州老家回到贾府时,也不忘把从苏州带来的“纸笔等物分送与宝钗、迎春、宝玉等。”

现代人的书房,若是没有一台可资使用的电脑,若是没有网络覆盖,那也有些说不过去了。可以说,书房配置的变迁,在一定程度上,昭示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所经历的文明与沧桑,它是一定历史时期鲜明的文化符号。

书房,就是一个与书香关联的场所。一个真正的文人,不仅在书房里藏书和读书,更重要的,是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感所悟付诸于文字,而后奉献给更多的受众。可以说,书房是一个灵魂栖息与走动的地方,是一个淬炼思想火花、将思维世界的东西演变为文学作品的地方。

文人的书房,其情趣和品位,因人而不同。刘禹锡为自己的书房写有《陋室铭》,这一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书房,成为许多读书人向往羡慕的去处。然刘禹锡潇洒飘逸、不慕名利的背后,却是三度搬迁。

他的书房是名副其实的陋室,只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蒲松龄书房名为“聊斋”。相传,他在创作《聊斋志异》时,为搜集素材,常设烟、茶在路边,过路人只要到此讲讲故事、传闻,或聊聊天,便可免费享用。

一旦听到有用的“材料”,蒲松龄就回去整理成文,他的书房名“聊斋”也因此而来。鲁迅性情严谨,处事细致,其书房特别整洁有序。20世纪20年代,鲁迅支持学生运动,被反动文人诬为“学匪”。因此,鲁迅把其寓居北京西三条胡同的书房,取名为“绿林书屋”,以讽刺反动文人的别有用心。

文人的书房,是文人的心之所属,心之所安,心之所在。于许多文人而言,书房是必须的,一为读书,二为写作,得一专门环境,就可以进入潜心读书,潜心写作的生命状态。然而,现实状况是:爱书的人未必有书房,未必爱书的人却拥有很大的书房;看书的人没处放书,不看书的人有的是地方闲置。

好在,书房归根结底只是一种外在的形式,文人读书做学问,写文章,有一方空间即可,正所谓“精的固佳,陋的亦不坏”。身在陋室,思想或许更为精致、机巧、深刻。

文人的书房,形形色色,韵味无穷,不仅是文人思想的栖息地,更是一个可资触摸且舒张自如的精神世界。其相应的布设,蕴含了一个人的喜好,也沉积着深厚的人文内涵;它寄寓着文人的内在诉求、修养情操,也盈溢着传统文化恒久的暗香。

为读书设书房,是因为书房是一个安静的所在。我一直以为,一个在世俗繁务中挣扎沉浮的人,总有厌于周旋,倦于角逐,想逃逸想躲避的时候。而能逃逸能躲避的最佳场所不外是心中的家,而家中最清静的地方自然是书房。书房可大可小,大有大的精彩,小有小的妙处,但绝不是粗俗所在。

入得书房,捧书在手,其间况味,是一个将身心沉浸在书页中真正的读书之人,才能够深深品味的。书房内置一闲床,困了,随意躺下,闯入眼帘的净是自己熟悉和喜爱的图书,回味着床头或书架上某本书某段文字中的某个细节或某个片段,又怎能没有一份无言的感动。书房的雅致就在这份与生俱来的感触之中凸现出来,你便在书香的簇拥下沉入美丽人生的惬意梦想。

时间久了,日子长了,世俗的灵魂便在书香的熏染下变得纯粹、澄澈而豁达。怪不得叶梓在《书房散记》中说:“上有天堂,下有书房。”如果说书是灵魂栖居的地方,那么书房便理所当然是灵魂走动的地方了。(编辑 花蕾)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