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一清墓修缮工程通过验收

考古先行、修旧如故,在多部门的配合下,杨一清墓修缮保护工程最终完成,镇江又一重要名人墓葬从荒草杂树中重新展现在世人面前。1月7日,市文物局组织专家组对杨一清墓修缮保护工程进行了验收,工程通过验收,评为优秀工程。


1

风雨堙没无寻 文物部门力保

“杨一清墓位于九华山路西侧卢湾村旁的山岗上,历经近五百年的风雨,至清代末期,坟冢已难觅,墓地上已为他姓墓葬。1913年,陈庆年到现场寻访,因未能发现,仅见残碑,引以为憾。改革开放初,墓区成为后期居民墓葬地、果树林、茶叶地、菜园,墓冢、神道均已堙没无寻,仅残存石马、石狮、龟趺,碑刻均已散落。为加强这一重要名人遗迹的保护,1987年市人民政府公布杨一清墓为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市文广旅局文物处处长张小军告诉记者。

文物部门一直致力于推动杨一清墓保护工作。润州区文体局局长钱进介绍:“2009年,市文管办就组织编制《杨一清墓修缮暨周边环境治理方案》,并召集相关专家进行论证研究,但由于土地、征收等问题单凭文物部门的力量难以短时期解决,工作只能搁置。2013年,网友纷纷呼吁,要求加强保护。2013年12月10日,时任相关领导批示,要求‘市文广新局、润州区政府按照文物保护规定,落实主体,争取上级立项,切实做好工作。’最终该工程确定由润州区文体局负责具体实施。2015年,润州区文体局完成了方案编制工作,并通过专家论证。2017年上半年,经招投标,工程正式开工,至2018年底工程竣工。”

2

修缮考古先行 确保工程效果

“杨一清墓保护修缮工程首先要搞清墓冢、神道等重要部分的布局和特征。”镇江博物馆考古部孙研告诉记者,“2013年,市文物局组织考古队对墓区进行了调查勘探,鉴于当时群众墓葬、果园等尚未清理,无法进行发掘揭示,考古工作主要围绕神道进行探查,掌握了杨一清墓神道和墓冢的基本位置等情况,取得了重要成果,为方案设计工作奠定了基础。2017年7月至9月,在迁坟、青苗等地上附着物补偿结束后,再次组织对实施区域进行了进一步考古,本次工作采取大面积揭示的方式进行,真实接触并发现了神道、墓冢等关键遗迹,为方案的调整取得了重要直接依据。2018年在主体完工后,第三次组织对涉水部分区域进行了考古,清理揭示了涉水部分神道,发现三块疑似牌坊柱石磉板。”由于秉持考古先行的原则,修缮工程方案得以更好完善,也确保了工程的基本效果。

3

坚持修旧如故 维持文物真实

“经过考古发现杨一清墓神道由弹石修筑,神道路面缺失损毁处较多,但总体格局保存尚好,如何最大限度维持文物的真实性和墓区原始空间尺度关系成为重要问题,”张小军说,“经过专家反复讨论,对原设计中采用的普通铺装神道和墓冢堆土形式进行调整,改为保留格局、恢复墓冢、修复遗迹的基本方式。神道弹石路面采取与原有横立、侧立和平铺等方式一致的方法,尽可能选用类似石刻进行修复加固。对部分明代原始弹石神道、石砌边框和排水沟现状较好的予以保留加固,其他则进行原样式修复。对神道平台上的图案按照发现时的基本样式进行修复,对于墓冢则根据发现时的石圹按照明代规制进行恢复,对倒地的石马进行扶正。对残缺的石像生,依照明代的规制,经多方考察省内明代级别类似的大臣墓神道石像生,采取与石马比例进行协调的原则进行设计复制。对涉水残缺的一只石狮采用复制底座、拼连的方式进行修复,与另一只石狮对称安放在神道两侧。本次修缮按照最小干预的原则,修复了神道和墓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

部门协调配合  推进文化交流

“杨一清墓修缮工程不是某一部门单独就能完成的工作,其中牵涉到城建、水利、附近社区街道等多部门,离不开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张小军说:“在工程启动之初,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征收、迁坟及青苗补偿等困难,适逢镇江城建产业集团进行周边整理收储,其给予了我们很多支持,保障了工程的顺利进场。由于杨一清墓神道部分已延伸没入友谊水库,按照水利法律法规的要求,需要开展涉水工程的审批,为推进修缮工程,市文物局先后组织了3次协调会议,在市水利局的指导下开展了工程防洪评价,取得了涉水部分的行政许可手续。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在友谊水库的支持下进行了多次放水作业,使涉水部分的考古工作和修缮工作得以顺利进行。镇江高新区社会事业局在涉水工程、蒋乔街道在进场道路等方面给予了大量协调支持工作。”多部门的共同支持,也使该工程成为部门配合协作的典范。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杨一清墓的保护工作也牵动着其祖籍地云南安宁的心,安宁市多次派人到现场查勘,也高度评价了修缮工作。”张小军告诉记者,杨一清墓的修缮保护,为今后围绕名人文化开展交流活动及为周边文化打造提供了又一重要载体和平台。全媒体记者 张琼霞

【链接】

杨一清(1454—1530年),字应宁,祖籍云南安宁,父亲死后葬于丹徒,遂家于此。杨一清少能文,以奇童荐为翰林秀才。宪宗命内阁择师教之。成化八年(1472)中进士,历成化、弘治、正德、嘉靖四朝,世称杨天官。官陕西巡抚,总制三边军务,进右都御史,旋任户部尚书,兵部尚书,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华盖殿大学士,官至太师首辅,总理机务。

嘉靖八年(1529),杨一清受到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张璁的攻讦、诬陷而落职,退居丹徒。次年病逝。杨一清逝后,赠太保,谥文襄。《明史》称“其才一时无两,或比之姚崇”。明代杨慎在云南安宁城中书刻《明大学士杨文襄公故里碑》一方,恭赞“四朝元老、三边总戎、出将入相、文德武功”。(编辑 花蕾)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