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儿时换糖人

□ 孙建远

每到“稻装在仓里,菜腌在缸里”的农闲时节,辛辛苦苦忙了大半年的农民们,终于有了点闲工夫。这时,换糖人就来走街串户了。

他们挑的担子是一副箩,都有盖子,在一只盖子上放一个大木方盘,盘上放了一大张摊开的圆饼状的“糖”。这糖是麦芽做的饴糖,没有蔗糖甜,吃起来虽粘牙,却别有风味。

他们大多是中年人,浑身透着一股很精神的劲儿,一路晃晃悠悠地走来。到了圩头上就用一根铁棒敲着一块铲子似的铁刀,发出“当当”的声音,招引着孩子们。这铁刀和铁棒就是从那块大糖饼上取下一块来的“切割工具”。把铁刀往糖饼边上一戳,然后用铁棒“当当”地敲两下,一块块糖就敲下来了。所以,儿时的我们都将“换糖的”称作“敲糖的”。

被敲糖人招引来的孩子以围观者居多,实际交易者较少,他的糖也是只换不卖的。可以换糖的东西可以说是各种各样,有从家里翻找出来的“小钱、铜板”,但大部分都属于“铁头子”,即金属范围的废品:破了的犁头,碎了的犁耳,坏了的耙齿,没钢口的镰刀头子……至于锈了的钉头子、坏了的门别子、铁锁、橱子上的铜别子,那就是可以换很多糖的上等品了。没了钢口的锄头、锹还可以送到打铁的那里去加钢口,大人们是不准孩子拿出来换糖的。

换糖的接过“铁头子”,掂一掂分量,孩子们的眼睛(不单是拿“铁头子”来的孩子,还有围观的孩子)就都盯在敲糖用的铁刀上了,看可敲下多大一块糖来。一般说孩子都会争多嫌少的,换糖的也不得不再敲下一块小点的来,孩子们拿了就去分食,当然,从家里拿铁头子的孩子是要多分一点的。

对孩子们拿来的“铁头子”,换糖的也不是见货就收,一般还可以加钢口(也叫“钢火”)的刀、锄、锹,他是不收的。他眼睛一瞪说:“这个上了钢火还能用!”对来路不明的、有怀疑的他也不收。有次我们圩里一个捣蛋鬼把小店里的一个小秤砣偷来换糖,换糖老头不光拒收,还连连盘问这秤砣是哪儿来的?可不像如今有些废品收购站,铁井盖子明知是偷来的,也照收不误。

这些挑了担子走街串户的小贩,大多是无田可种的江北人,都是小本经营,靠了一根扁担、两条腿,风里来雨里去,勉强糊口而已,所以,圩里的人们往往很同情他们,教育子孙后代与这些人打交道时,不要占他们的便宜;《朱子家训》中,也有“与肩挑贸易者毋占便宜”这一句。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些“换糖”小贩的消失是历史的必然,但他们是什么时候消失的,具体的时间我也说不清楚,只知道已经很久没见过他们的身影了。(编辑  花蕾)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