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药物会成瘾吗?访市区精神卫生中心公共精神科副主任武文庆

“长期服用精神科药物会成瘾吗?”不少患者和家属都会问这个问题。当然不能一概而论,因为精神科药物至少可以分成四大类:抗精神病药物、抗抑郁药物、心境稳定剂(或称抗躁狂药物)、抗焦虑药物。此外还有治疗痴呆的益智药物,还有针对多动症的中枢兴奋剂,还可以包括抗癫痫抗惊厥药物等。如果要问这些药物有没有成瘾性,那就应该分门别类来看。

一般而言,抗精神病药物、抗抑郁药物、心境稳定剂肯定会成瘾,因为这些药物不具有成瘾的药理毒理特性。但是抗焦虑药物,除了丁螺环酮、坦度螺酮等,不存在成瘾性之外,经常使用的安定一类的药物是明确的具有成瘾性的,包括三唑仑、阿普唑仑、艾司唑仑、地西泮、劳拉西泮、氯硝西泮等。

为什么较为庞大的人群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抗抑郁药物难以停药呢?首先是病情特点决定的。比如应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而精神分裂症本身就具有慢性迁延性病程特征,症状的控制需要要长期服药维持,强行追求停药则存在短时间内高复发风险,因而无法停药。这一点类似于内科疾病比如服用药物治疗高血压病、糖尿病,规律服药时血压血糖稳定,接近正常,一旦停药,血压血糖必然波动变化。而抗抑郁药物的维持也是为了减少复发可能,这都需要长期维持用药治疗。这类原因可以称为“不能停”。

另一方面,很多患者自行停药造成各种不适而误认为是药物成瘾或躯体依赖的情况。其实,的确有很多药物突然停服可能导致症状的反跳或造成躯体不适,这需要一个逐渐调整减量的过程,需要专科医生的指导,患者自行停药就容易造成不良后果,这属于“不会停”药造成的问题,并不是不能够停。

至于长期使用安定类药物的人群,只要是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即便是长期用药,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的概率也是极低的。

药物的成瘾性与服用药物取得的治疗效果相比,只占一个次要矛盾的地位,这是需要全面权衡的一个问题。而且专科医生在接诊处方的时候,已经过了充分的衡量,在众多的药物中位患者选择出了相对最佳的治疗方案,患者所担心的“伤肝、伤肾、伤脑、成瘾、依赖”等所谓的“副作用”的问题,大多是没有客观依据的,实际上是与本身焦虑情绪等密切相关的心理状态的反映。有很多患者遵医嘱以适当剂量维持治疗,既能够有效控制病情,又能够与常人一样参加各类社会活动,这就是药物治疗的必要性、安全性、科学性的最好证明。

因此,特别提醒广大患者,应用精神科药物并不可怕,相比起疾病本身的危害,服药治疗实则是安全可控、有效有益的手段。服药、调整剂量或者减药停药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医嘱”。(吴兰珍 杨泠)

责任编辑:崔骏  郑海仑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