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口区:推行“三+”工作法助力人民调解提质增效

今日镇江讯  日前,家住象山街道景阳山社区的吴某为京口区司法局送来了“尽职尽责、为民解忧”的锦旗,对该局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及时公正调解其父亲工伤赔偿案件表示了深深的感谢。

据了解,这一纠纷涉及家属10余人,调委会及时介入、明确各方责任主体、理顺法律关系,以8万元调处成功,从受理到矛盾解决不到3天时间。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一场有可能激化的矛盾纠纷成功调处,践行了“有事找我、马上就办”的承诺和担当。“只有自己的真情付出才能换来百姓的信任与安宁”,从事人民调解工作10余年的中心主任董翊说。

近年来,京口区司法局着力做好“三个加法”以民生需求为导向,补齐调解力量、调解能力、调解方法三大短板,助力提升人民调解工作效能。

“数量+质量”

减少矛盾纠纷增量与存量

据了解,京口区司法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创新和发展人民调解“枫桥经验”,通过探索实践人民调解进网格,让网格员同时扮演“调解信息员”和“兼职调解员”双重角色,让网格员、调解员和社区法律顾问同频共振,尽全力把矛盾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今年一季度,眭薇个人调解工作室共受理道路交通事故纠纷123件,其中重大疑难案件10件,调解成功123件,涉及当事人249名,协议金额180余万元,调解成功率达100%。

京口区司法局还积极推进非诉多元纠纷化解机制,将有经验的律师、公证员、法律工作者纳入调解组织体系。2018年,全区共化解群众矛盾纠纷烦心事1430件,调解成功率在98%以上,全区信访总量同比下降52%。

“专业+行业”

优化大调解工作体制机制

借助该区“双全”(全科+全能)社工项目,对全区社区(村)基层一线工作人员开展人民调解政策法规和实务专题讲座,通过3年项目实施,228人获评助理社工师和社工师,其中40%的持证人员担任人民调解员,调解队伍的专业化、规范化水平明显提升。

在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设立“心理健康服务室”,聘请6名专业心理咨询师参与“情绪宣泄”类调解案件。不断推进个人调解工作室建设,全区现有8个个人品牌调解室,涵盖了行业性调解、律师调解、老兵调解等内容。区交通事故调解委员会一名调解员年调处道交矛盾纠纷近800件。在“访调对接”试点工作中,由律师担任调解员承办化解的28户承租人门面房清租案件作为典型案件在省司法厅内部交流并获评全市优秀调解案例,1名调解员获司法部表彰。

“线上+线下”

不断提升调解品牌影响力

积极推行“互联网+调解”线上调解新模式,有效开展网上调解和视频调解工作。引导街道社区两级调解委员会和劳动、交通等领域组织建立视频调解室,利用互联网、微信手段开展在线受理、咨询、调解督促协议履行等业务。对调解组织跨辖区履责的制度进行完善,充分利用网格长、楼栋长、居民小组长等作为调解信息员,以“一盯一”的方式做好群众思想稳定工作,引导群众合法、高效的解决纠纷。与京口区人民法院合作,鼓励退休法官和社区推荐的骨干调解员驻点诉讼服务中心,参与到家事类纠纷、相邻关系类纠纷、小额债务类纠纷、消费者权益保护类纠纷、物业管理类纠纷的前置调解,2018年10月以来,化解诉前矛盾246件,不仅减轻了人民群众的诉累,也有效节约了司法资源。

京口区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郭健说:“健全依法维权和化解纠纷机制,建立健全社会矛盾预警机制”的法治新思想是当前司法行政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充分发挥人民调解职能,以“案结事了”为目标,做到矛盾“有人管”、纠纷“有效化”两个关键,通过依法调解,以案释法,提升公民学法、守法意识,通过多部门联动,创建“共享、共建、共治”的社会治理体系,努力打造“精美京口”“法治京口。”(全媒体记者 笪伟 通讯员 高园 王璐丹)

编辑 贺莺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