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研究关键牢记“五字诀”

◎黄彩萍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从古至今,调查研究都是我们做好工作的基本功。习近平总书记曾在《浙江日报》“之江新语”专栏发表《调研工作务求“深、实、细、准、效”》一文,不仅阐述了调查研究的重大意义,而且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做好调查研究的“五字诀”,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方法论意义。

“准”:确定选题要精准有物。选题是启动调查研究的发端和起点,是做好调研工作的基础和前提。选题得当,调研工作基本就成功了一半。实践中切忌两种倾向:一是大而无当,看似高屋建瓴,实则过于宏大无从下手;二是自得其乐,为调研而调研。我们搞调查研究根本目的是为了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要有宏观的视野,更要有具体的支撑,只有真正关注实践、连通地气的调研才会有生命力和价值。因此,调研选题一定要做到“三个紧扣”:紧扣中心重点,站在党委、政府的高度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与当前重点工作保持步调一致;紧扣问题焦点,着眼于摸清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实际情况和矛盾问题所在,小切口、深挖掘,找到关乎全局的“症结”“险滩”;紧扣关注热点,抓住那些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跟进、及早研判、预提对策,为领导科学决策抢占先机。

“深”:开展调查要深度下沉。“涉浅滩者得鱼虾,入深水者得蛟龙。”真实有用的情况、深层次问题往往被浮在表面的现象所覆盖,只有“扎”下去,才能“捞”上来。如果还局限在传统的召开座谈会、查阅资料等手段,不真正的“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现场”,是很难听到实话、察到实情、获得真知、收到实效的。事实证明,感性认识是研究问题的起点,没有大量现场感性知识的积累,理性认识也难以实现飞跃。只有真正做到既“身入”又“心入”,才能精确掌握情况、精准解剖麻雀。

“实”:素材搜集要可靠翔实。数据和资料是调研分析的基石。只有搞清微观,才能把握宏观,微观搞得越清楚,宏观决策越明晰,对工作才越有指导性、针对性。调查工作如果做得不细致、不扎实,对许多情况和数据摸得不深不透,只能用“基本上”“大体上”“大多数”等模糊概念来描述,就无法进行精准的定量分析。首先,要善于找准对象,找到真正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对象,真正具有典型性的样本,尽量做到上下结合、内外结合、点面兼顾,才能准确、全面、深透地了解情况。其次,要善于沟通交流。第三,要善于创新手段,适应新形势新情况特别是当今社会信息化网络化的特点,根据调研任务和要求的不同,灵活采用问卷调查、统计调查、抽样调查、专家调查、网络调查等更富技术含量的调研方法,拓宽数据资料的覆盖面、提升信息统计的高效性。

“细”:研究分析要全面细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的根本目的是解决问题,调查结束后一定要进行深入细致的思考,进行一番交换、比较、反复的工作,把零散的认识系统化,把粗浅的认识深刻化,直至找到事物的本质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办法。”全面细致的分析要做到“三个有”:一是有选择地筛淘信息。“全面”不是一股脑地对所有搜集来的信息数据都去分析,需要有一个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整理筛选的过程,透过现象和表面,找出那些更具代表性、本质性的东西。二是有意识地抽离研判。调查过程中我们需要深度投入,需要共情交流,需要感性观察,到了分析阶段就必须冷静下来站在旁观者的角度理性研判。三是有限度的技术分析。现在源于自然科学的各种定量技术的使用越来越成为一种潮流,让我们更为方便地得到结论。而之所以是“有限地”,因为社会科学毕竟不同于自然科学,往往还需要基于人文传统、主观经验等方面的社会知识进行解释,才能在质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呼应中实现调研立场和判断的公允。

“效”:对策建议要精到有效。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这个“基”和“道”,关键就体现在最后的对策建议之上。当前,我们面临着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经济社会艰难转型升级的新形势、打好“三大攻坚战”的新任务,更需要通过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为科学决策提供有见地、有价值的参考。一要对症下药。即有针对性,针对分析出的问题、寻找到的症结,出实招、求实效,对策提到点子上,动刀动在关键处,切忌“一剂药方打天下”,或者“各种药方大乱炖”,方方面面包罗万象,看似都沾点边,实则疗效甚微;二要切实可行。即有可操作性,能够实实在在落地,不能简单“拿来主义”,外地的好经验、好做法也可能会水土不服,必须与本地实际相结合、与当前环境相结合;也不宜过于理论前瞻,走在时代潮头的前沿理论,远超发展阶段的展望构想,还是要落脚到具体执行层面才能发挥功效。三要注重统筹。建议是为最终决策服务的,我们必须秉持审慎态度,尤其不能只盯着眼前一时一地的问题,“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要综合考虑相关因素,以利于推动决策更加合理科学。

(作者单位:市委研究室)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