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医务工作者史晓辉:跨越1600多公里的“髓缘”生命接力

今日镇江讯   “尊敬的阿姨:您好!感谢您为我捐献骨髓,是您又让我可以重新回到原来幸福快乐的生活,给了我机会去看那蓝蓝的天,青青的小河,天空中展翅飞翔的鸟儿,又让我可以与同学们玩耍。阿姨!是您给了我新的生命,从今往后我也要向您学习做一个善良无私的人,祝您身体健康,全家幸福。”

这是一封来自四川的一名白血病男孩写给丹阳开发区练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工作者史晓辉的感谢信,今年42岁的史晓辉,2013年9月她参加了造血干细胞血样采集活动,并成为中华骨髓库的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治疗血液肿瘤较为有效的方法,但要寻找与患者相匹配的造血干细胞却极为不易,能够与患者骨髓配对成功并且通过高分辨检测的概率更是只有十万分之一。

今年初,丹阳的医务工作者史晓辉,在得知自己的造血干细胞与一名四川的白血病男孩相匹配之后,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捐献,并于今年5月29日,在南京的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血液科专属病房内,完成了造血干细胞捐献,上演了一场跨越1600多公里的爱心接力。

6月28日,记者走近丹阳了丹阳第3位“捐髓者”史晓辉。

史晓辉告诉记者,当时接到丹阳红十字会的电话时很是意外,因为从当时登记到现在时隔6年,登记之后她就再也没那这件事放心上。电话里,工作人员询问史晓辉愿不愿意再进行一个高分辨配型。

作为一名医务人员,史晓辉没有犹豫。史晓辉认为,尽一切可能帮助患者,早已成了她深入骨髓的本能。如果这个患者不仅仅是她一个人跟他配型成功,那还好;如果骨髓库里只有她一个人跟他配型成功,我如果没去,他的希望就没有了。所以当时没有过多的考虑,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捐献。

虽然与这名白血病男孩素不相识,但史晓辉说,能够配型成功就是一种缘分。她的这一份坚决,不仅是因为自己的职业身份,更因为自己也是一名母亲,而她的这一决定也得到了全家的支持。

史晓辉告诉记者,接到电话后自己就和丈夫沟通,毕竟这个事也是要得到家里人同意,丈夫表示尊重她的决定。之后她又告知了父母,并告诉他们患者是个小孩子。父母对这件事同样表示能够理解,毕竟是救命的事。

今年5月29日,在经过长达四个多小时的采集之后,史晓辉成功分离出200毫升的造血干细胞混悬液,并于当天被送往患者所在医院。

史晓辉表示,自己做的这件事并不是一件多么伟大的事情,小男孩能够顺利康复是她最大的心愿。

据统计,2013年至今,丹阳红十字会每年都在该市开展无偿献血和造血干细胞捐献活动,目前已有600多人加入了造血干细胞志愿者队伍,其中进行造血干细胞捐献再动员的有近100例,有18位志愿者抽取了高分辨血样,现已成功捐献2例。(通讯员 刘梦迪 邹亚俊 全媒体记者 佘记其)

编辑:缪小兵

(作者:佘记其)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