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呆若木鸡”居然不是贬义词

我们说一个人反应迟钝、呆头呆脑的时候,经常用“呆若木鸡”来形容。现在,这个成语是个不折不扣的贬义词,如果听到有人用这个词说自己,就是骂自己脑子不好使,恐怕要和他怒目相视,甚至大打出手了。其实,这个成语出典《庄子》,并不是贬义词,相反还是夸奖的话呢。

据载,战国时期,齐国国君齐宣王痴迷斗鸡。为了能拥有一只斗鸡中的战斗鸡,齐宣王专门召来训鸡高手纪渻子为他训练斗鸡。齐宣王急于要知道训练结果,所以刚刚过了十天,齐宣王就跑来问纪渻子,斗鸡训练得怎么样了?纪渻子说:“还不行,它正凭着一股血气而骄傲得不行。”又过了十日,齐宣王又跑来问训练结果。纪渻子说:“还不行,仍然对别的鸡的啼叫和接近有所反应。”再过十天,宣王又问,纪渻子说:“还不行,仍然气势汹汹地看着对方。”又一个十天过去后,纪渻子才对齐宣王说:“现在差不多了,即使是面对别的鸡叫,它已经没有任何反应了。”

齐宣王去一看,那只斗鸡被纪渻子得就像一只木头鸡了。《庄子》上是这么说的,“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将它放进斗笼中,别的鸡都不敢应战,看见它转身就逃走了。一只屈人之兵、不战而胜的“斗战圣鸡”就这样诞生了。

其实,“望之似木鸡”才是斗鸡中的最高境界。这里的呆,既不是傻气,也不是骄气与盛气,而是把精神全部收敛,专心致志地应对一切。真正的高手,都是以静制动的,而还没动手就开始嗷嗷叫的,其实是在虚张声势而已。

因此,“呆若木鸡”最早是形容一个人镇静自若,态度稳重,和“发呆”没有一点关系,和“大智若愚”倒是比较贴近。现在,呆若木鸡就只剩字面意思了。

来源:镇江市社科联

编辑:方超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