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华绽放,文化镇江谱新篇

◎滕建锋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镇江自古有好山好水好故事,3000年岁月沧桑,深厚文化底蕴魅力独具。在“强富美高”的历史新进程里,镇江城长“高”了、长“大”了、变“靓”了,镇江“靓”在面子上,更“靓”在里子里。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镇江文化建设更是迈上了全新的台阶,承载着记忆和乡愁的老城老街正在复兴,饱含着城市温度的文化设施趋于健全,文创产业和文化消费渐成趋势……

文艺之花开得更艳

赵康琪是我市知名的老诗人,退休前曾担任过市文联党组书记、市作协副主席等职务。他介绍,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镇江也产生了不少艺术精品,如被收入《中国新文学大系》的鸦片战争抗英斗争传说歌谣集《画圌山》、全国知名的扬剧《红色家谱》等,著名诗人闻捷也回到故乡,担任丹徒县委常委,创作了著名长诗《长江万里》。但总体来说艺术门类较少,表现形式也不是很丰满。直到改革开放,文艺工作才真正迎来了发展的春天,文学、美术、摄影、书法、影视等各个艺术门类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如王川的小说《白发狂夫》、庐山的太平天国系列、第一次在北京举行的《新四军征途书画展》等。

近年来,我市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动镇江文艺出精品、出人才,推出了大型少儿读物《中国价值》《中国精神》,大型纪实文学《40年40人:镇江改革发展的历史时空》,广播连续剧《诗人闻捷》等。同时,镇江网络文学创作大放异彩,涌现出一批有全国影响的网络作家,“天下归元”的《凰权》获世界泛华文网络文学“金键盘奖”,古装言情大剧《扶摇》《天盛长歌》分别在浙江卫视、湖南卫视热播。“江苏网络作家村”落户镇江,国内15位大神级作家签约入驻,面向全国推出百部IP“宜创计划”,我市首部网络大电影《双世白蛇》在线播放就突破1500万人次。

文化红利全民乐享

马相亮老人今年86岁了,退休前是一名铁路值班员。他说,刚解放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时候,下班后最喜欢的娱乐活动就是看电影,那时有很多露天电影,我们同事就四处串着看。

如今,镇江不仅城区就有10余家影城,各种文化场馆也是越来越多:镇江博物馆改扩建、镇江民俗艺术馆迁建、漫书城新华书店全新升级……件件桩桩,都让每一个人关注镇江文化的人颔首称赞。

市文广旅局局长周文娟表示,近年来镇江市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上大胆实践,在全省乃至全国创造了不少成功经验,作为全国10个国家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试点地区之一,形成了具有镇江特色的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1+X”模式;“淘文化网”为基层群众提供菜单式公共文化服务,建成江苏省首个地市级公共文化数字服务平台“文化镇江云”,打造“艺术之光”全民艺术普及品牌,“社区文艺专业提升”行动计划,推进“文艺名家进社区”,受到全国多家重点媒体的高度关注。去年4月,我市被确定为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单位。

文化遗产重现光辉

1983年5月,著名文物专家罗哲文来到镇江,考察文物古迹后说:“镇江历史悠久,文物古迹很多,经过岁月沧桑,仍保留了一批珍贵的文物古迹,这是难能可贵的。但许多文物伤痕累累,支离破碎,周围环境不堪入目。”的确,其时的镇江南山开山取石,炮声隆隆;金山被污水沟包围,北固山被两座大工厂紧紧夹住;焦化厂的浓烟笼罩在幽静焦山的上空……痛定思痛,市委、市政府积极整改、加强宣传,终于在1986年12月8日被国务院公布为历史文化名城。

“眼前看到这个器皿叫宜侯夨簋,是1954年大港农民聂长保挖地时发现的西周时期的青铜器。宜是地名,也是目前镇江可考的最早的地名。”作为博物馆志愿者,市一中的学生柳超然常常利用节假日来为市民游客进行义务讲解。近年来,我市广泛开展“文物进校园”“非遗进课堂”“考古工地开放日”活动,加强文保宣传,健全组织结构,形成了具有镇江特色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镇江市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提出考古前置和统筹考古等化解文物保护与经济建设矛盾的针对性措施,被评为“江苏省文物法治实践十佳案例”。我市形成全社会协作共同保护文化遗产的机制,如国土部门修缮了合山炮台,京口区修缮了宗泽墓,市城投公司修缮了虎踞桥、箴庐、拖板桥,西津渡公司修缮了美孚火油公司、广肇公所、中国人民银行旧址,镇江新区修缮了赵伯先故居……正是由于全社会的积极参与,文物安全现状和周边环境才持续而深度地得到改善和提升,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能触摸历史的温度。

文化品牌打得更响

2008年秋,瘗鹤铭残石打捞考古行动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包括中央电视台在内的海内外多家媒体先后到现场采访报道。“镇江,拥有大字之祖《瘗鹤铭》的焦山碑林,米芾定居镇江四十余载写下传世珍宝《珊瑚帖》,对海内外书法艺术的影响巨大。”焦山碑刻博物馆馆长、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丁超介绍,近年来,我市联合中国书法家协会等先后成功举办了“瘗鹤铭奖”“大字书法艺术展”“米芾杯”青少年书法大赛等全国性的展赛盛事,吸引了海内外数万书法家和青少年书法爱好者投稿参加。今年4月,《镇江市打造“书法之城”工作方案》正式出台,焦山摩崖石刻保护工程完工、中国书法家镇江三山创作培训基地正式挂牌,书法艺术进校园、进社区,融入城市建设、百姓生活,“书法之城”品牌正呼之欲出。

镇江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赛珍珠的“中国故乡”,30多年来,我市高度重视赛珍珠研究工作,市赛珍珠研究会与相关部门一道,积极推进赛珍珠遗存的保护开发利用,深入开展赛珍珠研究,广泛开展对外宣传交往,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解放桥头珍珠广场成为市民休闲好去处,斥巨资建设的赛珍珠文化公园也已向公众开放,赛珍珠这一世界名片逐步升华为镇江重要的文化品牌。我市集中力量打造大爱镇江、金山文化艺术节、书法之城、大运河文化、赛珍珠对外宣传等五大文化品牌,大力彰显独具镇江特色的文化标识,积极深化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个独具镇江特色的文化高地正在苏南崛起。

(作者单位:镇江日报社)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