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积极创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工作取得了新成效

今日镇江讯 多元化化解矛盾、全时空守护平安、零距离服务群众……今年以来,全市基层公安派出所聚焦“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工作目标,把创建新时代“枫桥经验”作为重要工作载体,坚持民意导向,实化警务举措,破解治安顽症,积小安为大安,不断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10月29日,镇江市副市长、公安局长陈金观在全市“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活动现场推进会上要求:把“枫桥经验”根植于镇江公安基层基础建设之中,发展成公安工作群众路线的重要法宝,使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

“1+3+N”模式  实现“矛盾不上交”

2019年5月21日,在镇江新区丁卯某工地,一名装修工人在搬运玻璃时不慎脚底踩空坠落,送到医院后经抢救无效身亡。在新区公安分局丁卯派出所“宜调解”中心,面对用工方和死者家属对事故责任争执不休的僵持局面,调解员周秀琴从双方存在的问题着手,经过连续3天的耐心劝解,最终达成共识,成功化解。

今年以来,丁卯派出所围绕“一个中心”,依托“三组调解”,吸收“多元化力量”,构建了“1+3+N”的纠纷调处模式。1即是由丁卯街道牵头建立的丁卯“宜调解”中心;3即是公安调解、司法调解、人民调解三组调解力量;N即是吸收律师事务所、大学法学院、社区、物业、大型商场、市场工作人员及其他志愿者参与社会调解工作,同时联动丁卯法庭、市场监管、城管等相关职能部门积极参与。

丁卯派出所所长倪峰告诉记者,民警在接警后对各类社会矛盾引发的简易民事纠纷进行现场调处,力争将矛盾化解在萌芽。如果当场未能调处好,可就近到辖区23个“宜调解”工作站调解,也可由民警按照相关程序移交“宜调解”中心,发挥“金牌调解员”专业优势进行专业调处,涉及相关部门的,则及时启动多部门联合调解。

今年四月份“宜调解”中心运转以来,已成功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56件,调解成功率均为98.5%。涌现出一批社会力量的“调解员”,其中周秀琴调解工作室成为丁卯街道的“金牌调解员”,并被评为全省首批、镇江市首家金牌个人调解工作室。

从“一家单打”到“多方共治”,丁卯派出所在已推行“物业巡防联盟”的基础上,创新建立了多元调解员队伍,增强了调处专业水准,促进矛盾纠纷尽快妥善化解。

润州公安分局宝塔路派出所针对辖区市第一人民医院医患纠纷多、调处难度大等情况,制定了《常见涉医警情规范处置暂行规定》,有效地保障了医务人员和患者的人身财产安全,填补了医院在安全保障效能方面的空白。该所还自创了“三防调解法”,即提前介入防发生、理性调解防激化、跟踪回访防反复,大大化解辖区内医患纠纷,医院的接警量同比下降了12.3%,医患纠纷数下降了14.6%。

密织“防护网”  确保“平安不出事”

今年7月24日,“学习强国”平台以“镇江‘江东大妈’媲美‘朝阳群众’助力网格化治理”为题,讲述了民警和48位老阿姨的群防故事。这是京口公安分局四牌楼派出所多年来坚持群众路线、防范为主、源头治理的生动体现。

在四牌楼派出所7个社区中,江东社区大部分属于典型的“城中村”。

“房屋多为早期居民自建的3层以下建筑,违建较多,房租价格低廉,流动人口占到70%以上,盗窃、涉毒、传销类案件明显高于其他小区。”社区民警刘瑶告诉记者,由于小区没有围墙,也没有物业管理,加之人员流动性大,使得江东社区一度成为治安管理的痛点和难点。

2018年初,派出所在深入调研、思考的基础上,尝试利用社区已初具雏形的“江东大妈”队伍,发挥她们群防群治作用,以破解这一“老大难”。

很快,一支以腰鼓队员为主、身着“红色马甲”的治安志愿者队伍穿梭在社区的大街小巷,她们摸排情况、消除隐患、巡逻防范、提供信息、服务破案……成为镇江家喻户晓的“江东大妈”义务群防组织。截至目前,“江东大妈”已提供有效破案线索108条,协助派出所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85人,排查化解矛盾纠纷196起,2019年社区可防性案件同比下降了49.5%,辖区居民安全感明显上升。

扬中市公安局新坝派出所围绕“平安不出事”,创新警务模式,打造了“资源联勤、治安联防、平安联控、矛盾联调、问题联治”五大新机制的创举。他们将辖区企业“保安队”、“护厂队”,各个社区及村委会治安积极分子和志愿巡逻队伍共计500余人全部纳入派出所巡防力量,辅以专业指导,形成警企民合力。派出所还通过招募“平安新坝”志愿者,实施“红袖章”工程,组建由村干部、企事业内部管理人员、治安积极分子等人员组成的群防群治“朋友圈”,全面构建警民协作“1+X”联动联防体系,使群众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

据统计,该所辖区可防性案件发案连续三年下降,其中今年以来同比下降11%,“两抢”案件连续三年“零发案”。稳定的社会治安环境,吸引了许多企业家前来投资建厂,突显了“平安筑巢引来金凤凰”的品牌效应。

当好“贴心人”  立足“服务不缺位”

2019年9月13日晚11时许,丹阳市区丹金路和庆丰路的路口交通信号灯下,一男子拉扯一女青年的异常举动,引起数十米外的迈村警务室巡防队员警觉。经查,原来该男子见女青年孤身一人便生歹念,以送回家为由对其纠缠。正是由于警方的主动巡查,避免了一起可能引发的案件。

迈村中心警务室是丹阳市公安局南环路派出所的一个警务站。这里每天人员进进出出,络绎不绝,一派繁忙,是附近居民信赖的“迷你派出所”、百姓身边的“安全屋”。

“社区楼群密集,实有人口多,各类场所行业多,治安管理难度大。”迈村社区民警徐孟介绍,2017年派出所从方便群众办事、增强安全感出发,对警务室进行了翻新重建。警务室虽小,功能却不少,涵盖接待服务、纠纷调解、监控调度、警用装备、信息采集等警务内容,还可联通公安内网方便群众办理居住证、身份证等,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最大特点就是近在咫尺、日夜守候,就像一颗‘定心丸’,镇守四方、护民平安。”

据悉,该所近年来坚持以党建引领、创新驱动为举措,用“家文化”量身定制职业规划,发挥每一名民警的特长,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确保民警更好适应和融入公安工作。在这个积极向上集体氛围的感染下,每个民警都以所为家,努力进取,个个成为独当一面的精兵强将,焕发出了强大的生机活力,全年综合绩效在丹阳市首屈一指。

记者了解到,在创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工作中,许多派出所因地制宜,综合施策,新招频出,亮点纷呈。丁卯派出所丁卯社区民警王晓芳成立了以其名字命名的“晓芳巾帼服务队”和“新疆人之家”,把“破小案、解小忧、惠小利、办小事、帮小忙”作为面向群众的郑重承诺;该所武将社区警务室针对社区外国人多,专门设立了移民事务服务工作站,把服务的触角延伸拓展;句容市公安局宝华派出所针对辖区物流业集中的特点,建立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化综合治理模式,实现“小事一网解决、大事全网联动”;句容市公安局茅山风景区派出所实行景区治安“社区化”管理,积极构建旅游警务模式,全力服务旅游经济发展;丹徒公安分局高资派出所立足园区涉危企业安全,强化管理,主动服务,防患于未然;丹阳市公安局新桥派出所从压降案件入手,积极打造“新桥亲警”特色品牌,辖区警民关系和谐融洽,让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安全感、获得感……(全媒体记者 金凯 通讯员  张杰)

编辑:缪小兵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