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应援”,何苦用钱

不久前,有一个微博粉丝将近3000万的娱乐圈明星过生日,粉丝们为他买下了世界上所有热门商圈的电子屏,雇用喷气式飞机,放飞热气球,还买下了十八颗小行星,保守估计花掉了几千万。我算了算,几乎达到了港股对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门槛。

大人们看到这样的新闻,总是忍不住翻翻钱包,看自己家的孩子是不是偷偷拿钱去给偶像了。

偶像的力量强大到令人咋舌。互联网思维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流量思维。成功的政企大拿们都认同,只要拥有流量,就拥有一切呼风唤雨的能力,譬如财富、资源、舆论和口碑。毫无疑问,偶像就是一个天然拥有流量的范本,并且粉丝给偶像带来的经济效益远非理性经济概念能够解释,他们通过物质付出获得精神满足,所以并不计较资金盈亏,也完全可以违反任何市场规律。譬如在铜版纸和瓦楞纸价格疯涨、杂志一本接一本关门的今天,在48秒内买下7万册某歌手封面的COSMO来“应援”(应援:为喜爱的明星助威造势)。

为了讨好这些粉丝,公司、经纪人、品牌商无所不用其极,士力架甚至很有心机地推出了一款分别有某人气组合多人和单人包装的巧克力,粉丝们为了比拼谁的偶像人气最旺在两天内买了几万盒士力架。

追星居然如此费钱,大人们只好又捂紧钱包,摇头叹气。

心理学认为,偶像从某种程度上是一个人对现实自己的不满的填充。我很喜欢一种说法,偶像和信仰、宗教一样,都是一个人精神迷茫期的“拐杖”。

什么样的人才会需要“拐杖”呢?理论上说,每个人都有需要精神“拐杖”的时候。但总的来说,处于青春躁动期、心智和三观尚不成熟的青少年,以及处在生活崩溃边缘的中老年人,更加需要这样的精神慰藉。

从大数据来说,这两者有本质区别。青少年需要的是光鲜亮丽的娱乐偶像,年轻,积极,朝气蓬勃,代替他们站在舞台的中央发光发热。而中老年人需要的是能够抚平心灵创伤、减轻生活重担、解答人生疑问的精神家园,譬如宗教信仰。

尽管如此,从本质而言,一个十几岁的少年购买印有偶像海报的巧克力,和一位妇人初一十五去寺庙烧香,抑或是一个成年人花几万块飞去美国看一场喜爱球星的比赛,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区别,都是在通过物质付出寻求精神获得而已。

拥有一个精神榜样,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有些人看了法官、律师、医生的影视作品,决定了一生的职业方向;有些人读了名人自传,重拾冲破逆境的勇气;当然也有些人,得到了偶像的副产品,毒品、滥交、纸醉金迷、颓废厌世。

所以一个心智成熟的社会中坚阶层,通常不会轻易地将喜爱冠以“偶像”之称,更不会轻易承诺物质付出。当然,这一方面是因为30-50岁的成年人需要负担的生活压力实在太重,对钱的重视程度远大于青少年,不可能为虚无缥缈的偶像“一掷千金”;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成年人更现实,能够理解“偶像”的无瑕疵包装,并且看清这种包装并不能填补现实自我的缺憾,加之已经具有成熟的三观,所以扔掉了这根精神“拐杖”。

但每一个处在过渡时期的青少年,仍然需要这根“拐杖”,成年人有责任帮助他们分辨“拐杖”的质地、分量、承压度,防止他们因为劣质产品而摔倒,更要教会他们独立行走的能力。

最为重要的是,如果能够给他们更多的精神填充,实现自我的迅速成长,多汲取知识而少谈论八卦,多关注经济、政治、科学而少关注娱乐圈,自然就不再需要娱乐圈的偶像来填补空虚迷茫的青春期了。

毕竟,科学家是不用花钱应援的。

(文/高小琪)

(编辑 马彦如)

(作者:马彦如)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