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党的领导充分体现在社会治理最末梢

◎张伟清 高广

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对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出了明确要求,为新时代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指明了方向。近年来。我市探索创新党建引领的基层网格化社会治理机制,成为“枫桥经验”谱写在新时代大地上的新篇章,为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强富美高”新镇江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镇江作为”成效初显

我市创新党建引领的基层网格化社会治理机制,努力推动过去“熟人社会”管理方式向现有社会化管理方式转变,建立健全适应社会结构变化的治理机制,并形成了自身特色。

一是强化党建引领。党建引领是我市基层网格化社会治理的一个显著特点。牢牢把党的支部建在网格上。全市城乡以基层社区(行政村)为基本单元建立网格党组织,由城乡社区党支部书记兼任网格长,使党的领导充分体现在社会治理的最末梢。社区网格在社区党支部领导下,整合党建资源,推行党建网格与其他部门网格多网融合、一网联动。构建“一核三委”的工作格局。建立以社区党组织为领导核心,居委会、业委会、物委会 “三委联动”的工作机制,最大限度整合基层服务管理资源,最大限度推动社会治理向末端延伸,努力实现社会治理精细化。打造“3+X”纵向贯通网格治理模式。在城乡社区党支部的领导下,网格设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3”就是社区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党员中心户3个层级;“X”就是社会各类治理元素共同参与。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按照“1+1+X”模式,即:1名网格长、1名以上专兼职网格员和若干名志愿者,配齐配优网格工作人员,除党支部书记兼任网格长外,城乡社区两委干部分别兼任下级网格党小组长。村(社区)设立规范统一的党建标识,社区党员统一佩戴党徽上岗服务,使党的形象处处可见,实现党群联动、干群联动。

二是建立“全要素”规范网格。构建“一张网”。在行政村、城市社区以下规范划分基层社会治理基本单元网格。城市社区,一般以居民小区、楼栋为划分单元;农村,一般以自然村落、村民小组为划分单元。其他工业园区、学校等建立专属网格,全市不留空白、不留盲区。实施“五统一”。即网格统一规划、人员统一配备、信息统一采集、资源统一整合、业务统一培训。强调将多个部门涉及基层社会治理的工作职能、资源、力量等统一整合到网格,实现“多元合一、一员多用”。健全“五项制度”。即上岗公示制度、工作例会制度、巡查走访制度、情况报告制度、考核奖惩制度。明确“六大职能”。赋予网格信息采集、便民服务、矛盾化解、治安防范、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服务管理、政策宣传职能。对网格内所有社会治理事项进行一个终端采集、全网共享应用,实现“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

三是实施“网格+网络”融合治理。把大数据智能化应用作为全市创新网格化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推动“网格+网络”两网融合治理。科学建构信息系统。全市主要以省通用平台为基础,结合实际适当拓展应用模块,“边使用边完善”。推广信息采集终端。在社区网格层面推广应用集成各类业务的“全要素网格通”等移动应用手机终端,实现源头数据“一网采集、一键上报”,在县乡层面建设社会治理智能应用平台,实现智能分派、精准推送和联动处置。实现信息互联互通。建立纵向数据上传和横向部门数据共享两条汇聚通道,全面整合网格工作数据以及各部门与社会治理相关的数据资源,实现数据同步、业务流转,形成整体联动、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配备专门人员。市、县两级平台机构配备信息化专业人员,专门负责网格化社会治理的信息化建设、管理和运营维护工作。

四是高效服务群众。我市创新党建引领的基层网格化社会治理机制,推动了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以服务群众为导向,实现了基层社会治理由管理向管理与服务并重转型升级。紧扣大局稳定。通过网格化社会治理,从源头上管控、疏导、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和涉稳事件,第一时间掌握、第一时间介入、第一时间调处、第一时间报告,帮助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方式表达诉求、维护权益。紧扣平安建设。定期组织网格内专兼职巡防力量,广泛开展群防群治活动,排查各类风险隐患,源头化解各类信访积案,着力消除消防隐患、安全隐患、治安隐患、环境污染隐患等安全隐患点,让网格成为基层一线最为活跃的“平安细胞”。紧扣服务群众。在网格醒目位置设置网格员基本信息公示牌,方便群众联系,接受社会监督。同时定期走访网格内群众,积极为居民排忧解难;对网格内有需求的居民特别是困难群体,提供多样化、便捷式服务;对重点群体做好管理服务工作,确保“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矛盾不上交”。

五措并举固本强基

良好的社会治理是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前提和保障,我市探索创新基层网格化社会治理机制,有效提升了基层社会治理精细化水平。

一是层层明确责任,构建网格服务管理职责体系。基层社会治理涉及多个部门、多个领域,涉及上下层级的关系,我市把构建网格服务管理职责体系作为重要的基础工程来抓。推进市县乡三级综治(网格)中心建设。依托综治中心建设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承担网格事项的受理、分流、协调、督办、考评等相关职责,切实把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建设成为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坚持社区公共事务准入管理。坚决防范所有条口所有部门的责任和事项无限制下放,建立网格事项准入机制,厘清各部门职责和基层职责的边界。加强督查考核。制定网格化服务管理考核细则、奖惩办法和责任追究制度。重点考核网格员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和群众的满意度,以严格的督查和考核,促进责任的落实,体现治理成效。

二是建立健全网格员队伍,构建网格员管理工作体系。网格员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是打通基层社会治理“最后一公里”的关键,并直接影响基层社会治理的成效。针对网格员数量少、待遇低、吸引力低的现状,坚持在系统化管理、职业化发展、专业化培养上下功夫,着力破解网格员队伍配备的难题。实施系统化管理。原则上采用整合资源的方式进行,将各部门下沉到镇街道的协辅人员统一整合,转岗为专职网格员。大力宣传典型人物、先进事迹,提高网格员的社会认可度和职业荣誉感,努力在全社会形成重视、关心和支持网格员队伍建设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同时,建立网格员退出淘汰机制,将不履职尽责的专职网格员及时淘汰出网格员队伍。推进职业化发展。将专职网格员纳入职业化社工队伍进行统筹管理,按照“三岗十八级”的要求,建立工资薪酬与工作年限相挂钩的调整机制,根据岗位等级和服务年限实行动态增长。实行专业化培养。在市委党校和有关高校挂牌“网格学院”,按照“全要素”和智能化、信息化工作标准,对全市已经配备的网格长和专兼职网格员进行全面培训。

三是加强资源整合,构建群众诉求联动响应体系。推进部门之间的信息数据互联互通。依托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全面整合网格工作数据,以及各部门与社会治理相关的数据资源,在满足各条线部门专业需求的基础上,形成互联互通。强化联勤联动。对网格员及基层群众反映的诉求,构建联动闭环处置流程,打破部门壁垒,按照职责权限进行分类派发,实行全过程监督和结果性考评,实现“大事全网联动、小事一格解决”。构建治理合力。以开放性架构和市场机制吸纳社会力量、培育社会组织、引导群众自治,鼓励和推动各类社会主体广泛参与社会治理,实现政府治理与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形成社会治理的强大合力。

四是夯实基础,构建“三治”协同“善治”体系。在基层网格单元,坚持以“自治”为基础,以“法治”为保障,以“德治”为先导,“三治”结合、协同融合,努力夯实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基础。推行自治。大力推进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五项实践,充分激发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大力发展群防群治,组织发动网格员、驻网格民警辅警、平安志愿者、“新乡贤”等多元力量,共同有序治理美好家园。推行法治。加强法治宣传教育阵地建设,加大普法工作力度,教育引导干部群众遵法学法守法用法,积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防范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完善基层法律服务体系,搭建公共法律服务平台。推行德治。积极宣传和推动新思想新理念深入人心、落地生根,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同时抓好各级文明村镇创建活动,不断强化德治在乡村治理中的支撑作用。

五是领导重视,构建组织保障体系。加强组织领导。我市对探索创新基层网格化社会治理机制高度重视,严格落实领导责任制。明确总体思路。提出“五个目标”:把党的支部全面建在网格上、服务管理网络全面覆盖、服务管理能力全面提高、基层基础工作全面夯实、群众满意度全面提升;围绕“三项主业”,即公共安全、公共管理、公共服务;做好“网格+网络”两网融合;提升两个水平,即提升服务群众的水平、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精细化水平。积极探索群众主体工作法。引导和激发人民群众共建基层网格化社会治理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建设意识,使人民群众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决策主体、执行主体、参与主体、监督主体。

基层治理任重道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到城乡社区,社区服务和管理能力强了,社会治理的基础就实了。”我市党建引领的基层网格化社会治理的成功实践,为新时代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积累了经验,提供了有益启示。

一是必须把党建引领作为首要原则和前提。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最大的制度优势。从社会治理宏观大局看,党的领导体现在各级党委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上,体现在加强顶层设计、整体规划和统筹协调上,体现在督促各级政府和部门履行抓好社会治理的责任上。从社会治理微观局部看,基层党组织是创新社会治理的“主心骨”。我们明确把加强党的领导作为贯穿基层社会治理的主线,强调网格化社会治理中的党建全面引领,有利于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二是必须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根本立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让全体人民共享。我市在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中,坚持把人民满意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最大限度赢得民心、汇集民力、尊重民意,着力让广大群众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最大受益者。全市各地的网格已经成为“采集信息、发现风险第一感知触角;化解矛盾、消除隐患第一前沿阵地;便民利民、心贴百姓的第一服务窗口”,受到基层群众普遍好评。

三是必须把共建共治共享作为目标追求。共建共治共享是社会治理格局的价值取向,共建即共同参与社会建设,共治即共同参与社会治理,共享即共同享有治理成果,坚持共建是基础,共治是关键,共享是根本。我们把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贯穿网格化社会治理全过程,在统筹政府、市场、社会力量,注重发挥基层群众、社会组织与志愿者队伍的建设协同作用,调动多元社会力量参与网格化社会治理体系建设。

四是必须把信息化智能化建设作为基础。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信息化智能化”成为当前社会治理的时代背景。我市不断完善“网格+网络”两网融合治理模式,对接智慧镇江大数据中心,搭建全市网格化社会治理平台,加快全市网格化社会治理大数据中心建设,实施社区从“治理”到“智理”,有效推动了基层社会治理从传统的重社会管理职能向“管理+服务”并重拓展、从传统的重社会秩序管理向追求平安稳定奋力迈进、从传统的重政府治理向多元共治转变,有效提升了基层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

五是必须把体系化建设作为核心环节。基层社会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市创新党建引领的基层网格化社会治理机制,把体系化建设作为核心环节。制定出台了关于社会治理的一系列文件,加强政策指导指引。县乡村三级从实际出发,制定出台了一系列管理制度,着力构建群众诉求联动响应体系、网格化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公共安全体系、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等,切实解决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为基层网格化社会治理机制的有效运行提供了坚强支撑,并日益发挥重要作用。我市创新基层网格化社会治理机制尚处在探索推进阶段,但是经过不断丰富完善,必将会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作者单位:中共镇江市委办公室)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