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调员”,战“疫”一线的福尔摩斯

今日镇江讯 当镇江连续多日没有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的消息发出后,人们的心情,也从迫切想知道确诊病例发病前14天的详细活动轨迹的焦急,转为对“希望不要再有确诊病例”的期许。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这些确诊病例的行动轨迹,究竟是怎样被逐一搜集和确定的。也很少有人知道,有这样一群有着“流调员”头衔的人,每天是怎样完成这些追根溯源的工作的。

实际上,现实中的“流调员”有些像侦探小说里的福尔摩斯:他们负责追踪每一个确诊病例或疑似病例;摸清患者发病前14天内的暴露史、接触人群、生活和行动轨迹等,更重要的是摸清楚患者发病后到患者被隔离前可能接触的人、物;根据病例情况及时采集咽拭子、肛拭子、肺部提取物等相关样本;在找出密切接触者后,及时开展居家医学观察和集中医学观察,最终形成准确的流调报告上交给卫生行政部门。

这些工作,必须在一天内完成。

因为只有流调结果出炉越快,公众的知情权才能得到更有效的保障,相关部门才能根据疾病流行或卫生公共事件发生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对阻止疫情的传播作出更准确的判断和决策。

流调并非“短跑赛”,多是“接力折返跑”

朱红是市疾控中心镇江新区分中心主任,也是参与我市新冠肺炎流调工作的人员之一。

2月9日下午5时许,朱红接到通知:镇江新区一家医院收治一名发热患者,请求流调采样。

接到通知后,朱红就边联系另两位流调组成员,边往医院赶。路上,三人再次确认了流调方案。一到医院,做好二级防护后的他们迅速进入工作状态。

“有没有去过湖北?发病前14天的旅居史、每天的行程安排、走过的地方、接触的人群,有没有可疑的病例接触、可以的环境暴露”……三人分工协作,收集信息、登记在册、现场消杀。

流调结束后,朱红和同事的护目镜已经有了水雾,等他们摸索着着从病区走出来,脱下防护服,已是40多分钟后,而这次流调的过程,在朱红看来,“算是很顺利的了”。

“一般来说,流调顺利的话,要和患者交流一个多小时,否则可能需要双倍甚至更长时间。”虽然天已擦黑,又到了饭点,但朱红一行人换上白大褂后,一刻不敢松懈,马不停蹄往回赶,争取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撰写出最详细的流调报告,为疫情防控策略的制定和调整提供专业支撑。

“流调的过程并非‘短跑赛’,而是‘接力赛’,病例所到的医院、家庭、超市、车站等地,都是‘折返点’。”朱红形象地比喻说。

“在梳理问题的过程中,若有存疑,我们还要再次流调,向医生、患者、疑似者、密切接触者及其家人逐一、反复核实情况。如果病例发病前后还去过一些场所,比如超市、商场等,我们还要前往排查,回溯轨迹。”朱红说,一般情况下,流调人员会跟病例交流四五次。倘若患者从发病到就诊间隔时间较长,流调人员还要“追踪”病例去过的各个地点,有时候,仅在这些地点“往返跑”就达三四十趟。

朱红他们很清楚,流调需要及时、全面、精准、细致,因为“要尽最大可能将密切接触者排查出来,一旦忽视任何一条线索,遗漏掉任何一个密切接触人员,那么前面所做的工作就全部白费了”。

一人“牵”出百余人,核实排除六成多

不管什么时候接到流调通知,流调人员都必须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开展调查。时间,是所有流调员最在意的。

也正因为此,流调人员在询问的过程中,就要更细致、更周到地排查与病例相关的各类信息,并引导其说出更多细节。其间,还要像侦探一样,发现病例对行动轨迹可能存在的隐瞒、疑点,梳理摆在面前错综复杂的线索。

截至2月14日,我市累计确诊新冠肺炎病例12例。其中让京口区疾控中心急传科科长董尚参印象最深的,就是她参与调查的第11例确诊患者的行动轨迹。

“这一病例的行动轨迹比较复杂,我们在初步了解到患者的情况后,先对他的相关行动轨迹进行梳理,对轨迹中的疑点,以及涉及到的人,都进行电话核实。”董尚说。

由于间隔时间长,病例行动轨迹又复杂,一些细节容易被忽视。为了找出真相,董尚特意来到该患者的家中,与其家人沟通交流、挖掘细节,以形成与既有调查结果的相遇印证。为了确保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她还和同事们向公安部门发出申请,结合病患的行动轨迹进行了二次流调。

经过提示,流调小组最终又查出了一条比较重要的信息,而随着这条信息的“冒头”,又增加了一名与他密切接触的人员。

“每一次接到流调通知后,我们都要进行这样的工作,电话核实、现场摸排同步进行,以第一时间了解病例行动轨迹,排查可能与病例密切接触的人员,密切接触者多的时候,可能要打上百个电话。”董尚说,不仅如此,报告形成后,还要推敲细节,不能留任何疑点,如果涉及到地名,还要拍照存档,一直到最终报告形成,期间要进行五六次甚至更多次的修改。

流调之“杂、繁、难”,市疾控中心急传科科长袁兆虎深有感触。

“一般来说,12小时内要把疑似病例的所有的情况摸排清楚,为了形成第11例确诊病例的流调报告,花费的人力是很大的。”袁兆虎说,“当事人半月内走过的路径有十多条,去过的场所也很多,涉及到的相关人员120多人。为了摸排这些人员的情况,出动流调人员30多人次,向航空、交管、卫生等10多个相关部门发出协查通报,把涉及病例的行踪全部摸排到位,最终排查出密切接触者52人。”

流调过程有难点,辨别真伪最“费神”

“通过及时、科学、高效、有序的流行病学调查,我们能够掌握新冠肺炎病例的发病情况、暴露史、接触史等相关信息,及时做好密切接触者的排查与管理,并对防范疫情蔓延和传播方案的制订提供科学依据。”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公共卫生专家组组长徐承平如是说。

徐承平介绍,在流行病学调查中,并非所有的患者或疑似病例都能密切配合调查,有的地方就曾遇到过个别调查对象对这项工作不理解、不配合,甚至会故意隐瞒信息或者给出虚假信息的情形,那就会误导调查人员:“当我们再花很多时间去验证信息的真伪,就势必会给流调工作带来更多困难,给这项必须争分夺秒的防控工作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甚至,可能造成更多人因此被感染。”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至今已经数十日了,大量流调工作已经让一线流调人员十分辛苦,如果再遇到当事人不配合的情况,确实是让人很费神的。”徐承平在感慨之余,也想借助媒体发出呼吁:一旦被诊断为新冠肺炎病例或疑似病例,还是要积极配合疾控工作人员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准确提供个人基本信息、发病情况、就诊情况及发病前后活动轨迹和与他人接触等情况,配合流调人员对每起疫情形成一个准确的判断,以便进行规范处置管理,尽早把疫情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全媒体记者  杨泠 文/图)

编辑:陈路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