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丽山故事(下)

本篇我们接着梁武帝继续讲那高丽山故事。需要申明,我们说到的高丽国,原称高句丽国,是我国东北境内一支少数民族(有史家称为扶余族,扶余在吉林四平)建立的地方政权(公元前38年至公元668年)。其王城设在辽宁桓东和吉林吉安两地,后期势力扩张到朝鲜半岛北部并迁都平壤。高句丽人说的是扶余话而非朝鲜语,承袭汉制(如太学),使用汉字,字体为隶书并稍显向楷书过渡痕迹。作为地方政权,每代高丽王登基须接受中央政府册封并定期朝贡。因高句丽王族的和历代高丽王都姓高,故被史家称为高氏高丽,这与公元10世纪在半岛南部所建的以朝鲜族为主体的王氏高丽在时间、空间上均无交集。668年,因高丽国上层集团显示分裂倾向终被唐高宗所灭,其王族和逾百万高句丽人返回中国内地并逐渐汉化。要之,高句丽族在其存世的七百年间,始终是中华族一个分支,是我们的同胞兄弟。

请原谅笔者为高丽国所作的有嫌冗长的交代,这种交代对读者准确理解高丽山乃至高资地名的来龙去脉会有点帮助。

回头再说梁武帝,老人家在位45年,其间高句丽向南梁进贡次数明显多于向北魏进贡。梁武帝也回赠对方数目可观的布匹织锦。他甚至让大臣们与高丽国围棋高手捉对交流;高丽国也投其所好,听说梁武帝很器重隆昌寺开山祖师宝志,高丽国使者即向宝志赠送锦帽。当时建康人口远超百万,是世界级大都市,行经高丽山下的高丽国使者、商人、工匠、佛教徒等络绎不绝。其中间或有人选择常驻或定居并不奇怪。531年,梁武帝在册封中首次将高句丽王改称高丽王,镇江句容的句丽山即相应改称高丽山。

但要说到高丽山立名的最早由头,就不能不追溯南朝开国皇帝刘裕为其北伐所作的一项重大举措。

始于东晋义熙十二年(416)的刘裕北伐,是在纵横千里的辽阔战场进行的大兵团机动作战。短短一年,东边打到山东黄河边,西边攻占许昌洛阳,北边直捣后秦老巢长安。其隆隆战车的开进,粮草辎重的运输,以及擅长奔袭的骁勇铁骑(辛弃疾誉之为“金戈铁马”),均需大量马匹。马从何来?向高丽国征调!于是,我们读到正史记载的两条信息:

“义熙九年,高丽王高琏遣长史高翼奉表,献赭白马。”(《南史·高句丽传》)

“元嘉十六年,太祖(刘裕之子刘义隆)欲北讨,诏琏送马。琏献马八百匹。”(《南史·高句丽传》)

刘义隆的“草草”北伐尚能征调八百匹,推算其匀北伐征调马匹远不止此数。这上千马匹由庞大的海船船队运进长江口又在何处上岸?在京口至建康江南岸线,只有一处深水港可供海船停泊,这就是后人称之为高义港(唐宋)和高资港(元代及今)一处。古时候没有趸船和现代码头设施,海船无法直接靠岸,马匹又不能通过狭窄的跳板上陆。当地人便发明一种称为“马桥”的特供马匹下船的栈桥,一头固定岸边,另一头挂靠海船船舷。今高资港保留了两处古渡渡口,东边一个叫马桥港(属正东村),西边一个吧马桥口(属营江村)。这两个古地名,当为高丽马在高资登岸的有力佐证。

此后的情景读者可想象:那是一个属于刘裕的时代,一个高扬北伐战旗的时代,上千匹赭白马经马桥、马步桥登岸,踩出一条由高资到高丽山的通道(沿途还留下骑马岗、马鞍桥一类古地名),它们在高丽山下集训、待机整整两年,终于踏上刘裕北伐伟大征程。为表彰高丽国和高句丽民众的献马义举,遂有句丽山和高义港之命名。我们还注意到,在镇江、句容历代方志甚至在20世纪官方出版物、地质报告中,高丽山之丽一直写成“骊”,这似乎印证了高丽山与高丽马的某种关联。

说到这里,高丽山地名故事本该打住,不料近年媒体热炒的“传说”,将北宋高俅的出生地和墓葬硬安到高丽山下,笔者只好多说几句。以高丽山冠名的“骊山、高氏”族谱显示,1183年高功、高实父子由江北迁到高丽山下定居,其先人根本就没有高俅,祖辈倒是有个高琼曾任宋徽宗太尉,琼与俅发音相近,“传说”是否一开始就将两个高太尉故意混淆?更有甚者,炒作者将高实在高家边营造的“十三进”硬说成高俅为其母建的金銮殿,将村人习称“宰相坟”(高实曾出任南宋右丞相)的高实墓硬指为高俅墓,如此张冠李戴,传说成戏说矣。笔者关心的是,依族谱骊山高氏先祖出于渤海高氏,后者唐高宗时融入大批高句丽族回迁的高姓居民,高功父子是否具有部分高句丽族血统?他们南迁高丽山下是否兼有寻觅高句丽早期移民的隐秘动机?最近我市有文史爱好者在高家边十三进遗址附近找到几块巨大长方体础石,上有几个阴文隶书的模糊字样,高实为何不用宋代流行楷书而刻意模仿古代高句丽人习用隶书?如果不是高实所书,那几个字莫非就是高句丽移民留下的痕迹?这些谜团留待破解,以这个意义上说,高丽山故事没个完。(朱同)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