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报业记者援疆手记⑦ | 我在《草原之夜》里无眠

纪录片《绿色的原野》(请在WIFI下播放)

今日镇江讯 恰好是在深夜里写这篇手记:关于一首歌的传奇历史与生动现实;关于一曲伴随伊犁河流淌了大半个世纪、却从未老去,亦如伊犁河般永远不会老去的青春旋律。

与许多人一样,与到过、没到过新疆的内地人一样,这首耳熟能详的歌曲此前我唱过太多遍。彼时,《草原之夜》之于我仅仅是一首“好听的歌”。音符飞越时空,这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的“东方小夜曲”,无论在何时何地听,都一样悦耳走心。但客观上,“距离”还是存在的。那个“改变了模样的可克达拉”除了语汇意义上我粗略知道它是一个地名,便无暇求其甚解。“可克达拉”究竟在哪?她究竟拥有怎样的模样?得益于此次援疆机缘,我以异于寻常的方式深度介入,终于力所能及地打开了太多神秘,摄取太多信息,收获太多惊喜。

国庆十周年献礼纪录片《绿色的原野》,上海电影制片厂1959年摄制

梳理史料可知,1959年,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了一部国庆十周年献礼片《绿色的原野》,《草原之夜》便是该片主题歌。导演张加毅兼作词,田歌作曲。影片取材于生产建设兵团当时所属可克达拉农场(后更名为四师64团)。“可克达拉”为阿尔泰语系“绿色的原野”之意,可见,片名与主题歌在整体艺术构思上是经过精心打造的。随着影片公映,一曲风靡神州,而一个在地图上找不到的边境小农场,也由此一夜成名。

影片开场:母亲在给“小可克达拉”洗澡(片中对应画面解说词:正是腊梅盛开的季节,妈妈要给孩子起个好听的名字,叫什么呢?呵,你就叫“小可克达拉”吧,因为你的父亲和叔叔们就要去开辟一个新的草原,那儿就叫可克达拉……)

影片开场长达两分半钟,描写这样一段情节:一位军属、年轻的维吾尔族母亲一边给宝宝洗澡,一边给女儿起名“小可克达拉”……因为是纪录片,该场景乃原汁原味的真实呈现,母女俩为当地团场人。时隔近六十年,我从一本刊物上读到,这对母女俩均健在。不久前下基层,便请64团牵线搭桥,我如愿登门访问了“小可克达拉”。

“小可克达拉”古丽娜在家中接受记者采访

讲着一口流利汉语的“小可克达拉”,本名古丽娜,今年已58岁,拍电影时她才8个月大,片中她那载歌载舞的漂亮母亲今年79岁,独自生活在64团另一个连队里,父亲则已去世24年。热情好客、快人快语的古丽娜讲述,1991年导演张加毅旧地重访时还特意会晤了她们母女俩,“小丫头过来,坐我跟前……”其实此时的古丽娜已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她一共育有两女一子。

岁月沧桑,诸事在变。兵团老人们接踵而去。把垦荒艰苦写出温情、诗意、浪漫的艺术家张加毅先生,已逝十余载,骨灰就洒在可克达拉,他心中那个永远长不大的“小可克达拉”如今已为人祖母。当年21岁、风华正茂的曲作者田歌,也以八旬之年“改变了模样“。然而,春讯往复、雪飘雪融,唯有“远方姑娘”以经久不衰的艺术感染力,始终激荡一代又一代听众心中最美的青春情愫。我们走在“可克达拉农场”大街上时,广播里正放着《草原之夜》,发源地上倾听这支“乡曲”,更添几分独特意境。四师18个团场,每个团场都有自己的团歌,而64团团歌当属“技压群芳”:《草原之夜》。(全媒体记者 王景曙)

责任编辑:高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