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的味道

华灯初上,隆昌寺像一位上了年岁的老人,安静,冷清,浑身上下都是岁月的痕迹。而宝华山脚下的千华古村,热闹喧嚣得像正当年的汉子。砖木结构的老房子,木门开着,灯笼亮着。水旁,廊边,小吃一条街上,到处都是吃食店,“桂花糖芋苗”、“豆腐脑”、“银耳莲子羹”,应有尽有。

我最喜欢锅上炖着荤汤煮油豆腐的这家小店,也有关东煮样的宵夜在大铁筒里热气腾腾。廊下老板娘坐在门口包馄饨。一溜整整齐齐的馄饨铺满筛子,然后她又转身重拿另只筛子来。我和小姐妹闲逛时,老规矩点两碗馄饨。外加两片卤油豆腐。

这儿的馄饨与别地不一样,薄得透明的皮子,一眼能可见粉粉的牛肉馅儿,配有青蓬蓬的葱花,盛在鲜红的辣油汤里,散发着诱人的香气,看着就要流口水。用勺子稍稍搅动,舀一口送入口中,顺滑柔爽。那喷香的油豆腐,咬一口,卤汁四溅,从嘴里到胃里,都是热热乎乎的。

如果有贵客来就不能带过来了。中国人好脸面,小吃铺口味再好,让客人穿着衣衫笔挺地坐在小桌椅上侯餐,总觉得别扭、寒怆。古村饭店有的是。譬如“荷香”,门边水榭种植了许多的荷,包间里的装饰也都是荷的倩影。更让人惊喜的是,席间的菜也离不开荷,清脆爽口凉拌莲藕;酸甜微辣的芡实杆;山芋粉煎得晶莹剔透,块块玲珑;鲜美嫩滑鸭嘴鱼盛放在鱼戏莲叶间造型的长盘子里……各种菜品让人惊艳。

到古村喝女儿红最应景,这是专门从台儿庄万家大院带过来的兰陵美酒。“女儿红”历来指的是酒,旧时民间习俗,若生女儿,即酿酒贮藏,待出嫁时再取出宴客,因此也称“女酒”或“女儿酒”。一坛佳酿,宾客尽欢。古村的人就是这么豪爽,他们以酒待客,摒弃了太多的繁文缛节,将这世界极其率真的一面,体现在你面前。

大多数人逛夜市喜欢来八艳楼里来吃宵夜,先把胃安顿下来,把心温暖起来。善解人意的服务员会主动过来,她们穿着古时候的衣服,端碗面条对你嫣然一笑:“怕客官饿,多加了一点面条。”有时也会推荐一份古村炒饭,配碟芹菜肉丝或者雪里蕻炒毛豆,这时即便没喝酒心也醉了。吃完夜宵,迎着冷风,在香味蒸腾的古村穿行。

在古村出口方向的路边上,有一幢简单的小木屋茶吧很别致。名字叫绿野居。让人感觉“一山一村一木屋”,充满了乡野气息。走进“绿野居”,柔柔的灯光、淡淡的音乐,优雅的情调扑面而来。木门窗让人忆旧,鹅黄粉蓝色的纱帘,又让情绪蔓延。小屋里温馨的气息,让身心整个被过滤得平静淡然。一切随意,既可以靠着木桌木椅发呆,也可以蜷缩在沙发里静思。

每张桌子上都有一盏旧式煤油灯,最上面有提手,中间是透明的玻璃灯罩,古铜色圆形灯座下方,有一个调试灯光的黑色旋钮。悠然点亮,细品香茗,尘事皆忘。茶吧中央陈放着一艘旧时的乌篷船,黝黑的船体写满了岁月的故事,伴着欸乃的浆声,载着多少回忆,多少故事,从梦里的江南驶来,搁浅在这间小小木屋里。

美丽的服务生端来一小碟“雪媚娘”,一杯柠檬汁,一白一青,煞是好看。“雪媚娘”是绿野居的招牌点心,细白软糯,口感滑而不腻,外面一层白白的粉屑,里面是淡淡奶油裹着好吃的水果粒, 酸酸甜甜,细软中还带着隐隐的甜意和凉意,在唇齿之间享受着,竟然像是回到了童年,脑中拂过的全是汤圆的回忆。

儿时,老家墙上一年到头都挂着小半口袋糯米,逢年过节,都被我外婆记挂着。进了腊月门,山乡人就开始忙年了,菜腌了,尘掸了,灶祭了,家家户户开始磨糯米了。外婆信奉元宵节吃汤圆,图个团团圆圆。过节那天,刚煮好的汤圆先舀一碗,让我和弟弟分食,那份黏黏的,暖心的清甜回味无穷。

人的味蕾虽不会说话,但味觉的感受是最不会变的,就像这里的“雪媚娘”,吃了一口就 “却上心头”,它含着自然的味道,热情的味道,故乡的味道,想念的味道,这些味道在我心头汇聚,蔓延,最终沉淀成古村的味道。(作者:杨莹 编辑:戴蓉)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