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利牵手极地科考十五载 ——再启新征程纪念活动在“雪龙”船举办

2017年11月3日上午,由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与安利(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共同承办的“极地科考安利相随牵手十五载再启新征程”纪念活动在雪龙船的直升机机库内举办。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副主任孙波博士、安利大中华总裁颜志荣先生等嘉宾出席了活动。在回顾过往、共叙友情的同时,双方签约——安利公司将在未来三年乃至更长的时间,继续为中国南北极科考提供优质、环保的产品,为中国极地事业助力加油。

缘起环保理念 如今已成伙伴

众所周知,被视为“科学研究的圣地”的极地,生态环境异常脆弱,而且一旦遭受破坏,将难以恢复。1991年10月4日,40多个南极条约国在马德里签定了《南极条约》环境保护议定书,要求对南极环境全面实施保护。据此协定,南极考察的生活用水需经生化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到海洋中。因此,南极对清洁用品的要求更为严苛——不能含有磷和其他有害环境的成分、须可快速生物降解;此外,由于南极科考的物资补给仅靠“雪龙号”每年运送一次,仓储极其有限,所以不仅要求清洁用品具有浓缩性,还需要其包装设计合理,以节约储藏和运输空间;而极地气候寒冷干燥,科考人员的肌肤保养更具挑战,所以应选择配方不刺激肌肤,有一定呵护作用的清洁产品。

2002年,在实地考察了安利生产基地并对相关产品进行全面检测分析后,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认定安利产品完全符合“极地标准”。于是,从2002年8月起,中国南(北)极的考察站、考察船全面启用安利产品。2003年,考虑到科考队员在极端环境中保持身体健康的迫切需要,安利公司又向中国极地科学考察队提供了纽崔莱营养食品。至今,安利旗下的“安利优生活”、“丽齿健”、“雅蜜”、“丝婷”、“必速”等共有19款安利家居和个人护理产品以及部分纽崔莱营养食品成为“中国南(北)极考察选用产品”。

牵手十五载共话极地情

从第一次通过极地环保要求的考核,安利便与中国极地科考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安利携手极地科考15年。这些年来,我们双方形成了一种非常牢固的伙伴关系,任何时候都是以诚相待,有商有量,我们之间的信任一直在持续加深。”安利大中华总裁颜志荣在当天纪念活动中致辞说。

15年来,安利与极地科考同舟共济,铸就了深厚的友情。每逢新春佳节,安利公司都会在第一时间向远在极地的科考队员及其留守祖国的家属们送上节日的问候,致以崇高的敬意;而极地考察队也会从遥远的南极给安利人送上纯真的新年祝福。

在助力极地科考的基础上,安利公司与极地中心通力合作,每年都邀请极地科学家和“雪龙号”船长,在全国各地为安利营销人员和社会公众巡回演讲,让更多人了解极地科考和极地文化,树立环保意识。先后12次作为船长或担任考察队顾问带队远征南极的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原党委书记、副主任魏文良也曾亲临镇江作精彩演讲。15年来,共有22位极地专家,到全国64个城市,进行了119场演讲,有75000多人亲耳聆听了“来自极地的声音”。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副主任孙波博士在纪念活动上说:“我国的极地考察事业长期以来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安利公司正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因为环境保护理念的高度契合和产品质量信誉,2002年,我们清晰地记得,正是颜志荣先生代表安利公司亲手开启我们双方的合作之旅。15年来,安利始终以胸怀未来、倡导环境保护、坚持健康生活的方式,支持着极地考察事业,践行着作为国际知名企业的社会责任。”

牵手十五载,再启新征程。11月8日,第34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又将带着党和人民的重托,带着社会各界的关爱,再次驶向遥远的南极。安利将一如既往地为中国南北极科考提供最优质的产品,为极地事业的发展与进步助力加油。

相关链接:

听“老南极”讲述12次南极科考经历

“2012年9月7日晚,在“极地科考,安利相随”的环保报告会上先后12次作为船长或担任考察队顾问带队远征南极的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原党委书记、副主任魏文良在1个小时的讲座中,与大家分享了他在极地科学考察中的不凡经历、南极精神以及环保对于极地、地球和人类的重要性。镇江报业集团小记者及家长、市民等数百人聆听了讲座。

最难忘 遭遇冰崩,经历生死大逃亡

讲座上,魏文良讲述了考察队遭遇冰崩被困六天六夜的故事。魏文良说南极平均处在零下25摄氏度的气温下,科考队员时刻要与冰雪作斗争“以每次考察半年的周期计算我在南极累计生活超过2000天,在这期间我们曾遭遇冰崩,面临生死考验。”他回忆道,1989年南极科学考察队决定建立中山站的时候,他担任船长一次30多米高的冰山、冰碴儿和海水突然漫上了船舷发生了冰崩,露出水面的冰山仅是水下的五分之一。当时极地号周围都是厚厚的冰山和冰,要想逃出去十分困难,但是魏文良和他的同伴们一直没有放弃希望。就在冰崩的第七天,极地号左侧的冰山包围圈中,两座冰川间露出了一条狭窄的缝道,他们就利用这个缝道逃了出来“刚逃出去,两座冰山就合在了一起,那条缝道也瞬间消失了。”

最感动 总有可歌可泣的故事涌现

在与记者的交谈中魏文良不止一次说道他们团队之间的故事“在南极艰苦的环境下,总和涌现出那些可歌可泣的事情让我一次次落泪。”

魏文良回忆道,“有一次,一支考察小分队没有按计划撤回,我十分生气,作为队长的我驾着飞机赶到现场想训斥他们。当我到达现场,看见科学家们一个个忙碌这整理资料,而脸、手、耳朵都冻出口子,但还在坚持工作,不叫苦,不抱怨,此时留给我的只有心疼了。”

还有一次,一名队员被突然下滑的装载车撞伤,危在旦夕。医生说需要打开腹腔,切除一段坏死的肠管,再重新缝合,需要大家现场输血。为了救人,队员们全去献血了,其中一个队员在12小时内累计献血1200毫升,这让我非常感动。最终那名受伤队员的命保住了。魏文良激动的说“在南极考察队里没有个人只有集体大家一心想的都是国家。”

最开心 “南极大学”成“快乐大本营”

南极科考队员平时都是如何自娱自乐的呢?魏文良回答道:“科考很艰苦而且漫长,但相对于二十多年前我们现在的娱乐活动也丰富起来了”。

平时我们会打打乒乓球、蓝球,唱唱KTV等,另外我还创办了‘南极大学’,每个队员既是教授也是学员,大家利用这个平台沟通、交流,同时放松心情。”

据魏文良介绍,“南极大学”采取学分制1个课时为1个学分,课程全部结束后,修满约35个学分,队员便可以从学校“毕业”。“虽然这不是一所严格意义上的大学,但却让每一位队员享受一段难忘、轻松、光荣的心灵之旅。”魏文良说

最环保 即使一根烟头也要带出南极

魏文良告诉记者:“南极是地球上最后一个被发现、唯一没有被破坏的大陆。在南极环境保护条约中有非常严格的要求,不准污染南极的环境在南极不能留下一点垃圾,各国在南极的考察站必须遵照实行,南极环境保护组织每年会派环境官员到各国考察站检查和监督以促使各国考察站共同来保护南极的环境。”

“在南极,卫生习惯就变成一件备受重视的环境。例如:爱好抽烟的人,可以在那边抽烟,但是烟头不能随便乱扔,因为它在冰上是溶解不了的。于是,科考队每位有抽烟习惯的人,就会随身自带一个小瓶子,并将瓶子带出南纬60度以南以外的地方。每次结束我们都要把收集起来的垃圾分类处理:可焚烧的生活垃圾全部运送到垃圾处理站,等待焚烧处理;把玻璃、塑料、铁制品分类收集打包等待考察船运回国内处理。如果不小心将机油滴漏到南极地面上,我们不仅要将油污处理掉还会将被油污染的地面沙石也包裹起来一并带走。”

编辑:阿奎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