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志里的镇江:延陵君子——季札的故事

春秋时期,南方的吴王寿梦崛起。寿梦生有四子,从长自幼为诸樊、余祭、余昧和季札。季札素有贤名,寿梦欲传位于他,但季札坚辞不受,于是还是长子诸樊继承了王位。但诸樊和后来继位的余祭、余昧都曾要按照父亲的遗愿,让位季札,每次都被季札推却了,后来实在推辞不掉,就干脆逃走了。季札在吴国的封地是延陵,因此后人便称他为“延陵季子”。

季札在他二哥余祭当政的时候,曾经奉命出使鲁国,并顺道访问了齐、郑、卫、晋等国,对于当时各国的名相和政客,都有精辟的建议和劝告。那些富含大智慧的名言,无论当时还是后世,都有重要的影响。

在齐国,季札对相国晏婴说:“你赶紧把封邑和政权交出去,齐国马上就会有一场夺权之争。无邑无政,才能躲避灾难。”晏婴听取了季札的劝告,而免去了自身的灾祸。

在郑国,季札与子产一见如故。季札对子产说:“郑国现在的掌权者太夸张自负了,恐怕会有政变,最后一定会要你出来执政。你如当政,应该谨慎小心,注重文化道德的教化。”子产听从了季子的忠告,果然成为一代贤相。

在卫国,季札见到了蘧瑗(伯玉)、史狗、史鱼、公子荆、公叔发、公子朝等人,赞叹道:“卫国多君子,没有忧患也。”

在晋国,季札准备歇息于舍(地名)时,听到钟乐声,说:“很奇怪啊,我从乐声里听出来,这里的道德很差,恐怕难免于残杀。孙文子因为得罪了晋侯,所以避祸到这里,好像燕子筑巢在布幔上,处境是很危险脆弱的。他恐惧反省还来不及,岂可以另有图谋?况且晋君新亡,还未出殡,怎么可以敲钟作乐呢!”于是,季子就离开了晋国。孙文子听闻季札对自己的评语后,从此终身不听音乐,表示惭愧和忏悔。

离开晋国时,季札对叔向说:“你要小心啊,晋侯过于昏庸自负,当权的大臣们又都富有实力。很快,晋国的政权就要归到赵、韩、魏三家的手里了。你老兄是个忠直的人,必须预先做好准备,不要在变乱中做无谓的牺牲了。”

季扎返程途经徐国时还做了一件“墓门挂剑”的千古佳话。当初季札出使时也曾经路过徐国,徐国的国君非常羡慕他佩带的宝剑,但不好意思开口相求。季札因自己还要遍访列国,没有佩剑很失礼,当时也未便相赠。待此次再经徐国时,徐君已死,季札慨然解下佩剑,挂在徐君墓旁的松树上。侍从不解,他说:“我内心早已答应把宝剑送给徐君,难道能因徐君死了就可以违背内心的誓言吗?”这就是季札的高尚情操,不为死生变故而违背初心。

孔子对季札是十分推崇的,他评价季札道:“延陵季子的仁义之心,令人无限敬仰和钦佩。”所以丹阳延陵季子墓前的碑铭,最初为“呜呼有吴延陵君子之墓”10个古纂字,传说就是孔子亲书,史称“十字碑”。

来源:镇江市社科联

编辑:方超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