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费知识APP,你愿意为它买单吗? 知识付费成趋势,年轻人成主力

今日镇江讯 今年6月,《新华字典》应用程序上线。正版的应用程序每天只能免费查两个字,超出限定再行查询需要支付40元使用费。记者发现,自去年以来,果壳、知乎、喜马拉雅FM等互联网内容平台和自媒体,纷纷推出了知识付费产品,一时间语音问答、会员订阅、直播课程等知识服务爆红。是谁在为这些付费内容买单?记者调查发现,年轻人在享有丰富物质生活的同时,对文化消费的支出也越来越大,正成为付费阅读中越来越具话语权的群体。


☆年轻人更青睐知识付费

“很喜欢蒙曼老师,得知她在喜马拉雅FM上开了《蒙曼品最美唐诗》专栏,就赶紧下载了软件,因为是付费栏目,只有乖乖的充值付费。”今天,33岁的高苑告诉记者,无论是视频APP,还是教育类的APP,原本从不充值,可这次破例了,“发现钱花得还挺值的,无论是早晨起床后还是睡前,边听边学习知识,收获多多。”她说,正因为是自己是蒙曼的“死忠粉”的缘故,使他第一次接触了付费的知识类APP。她认为,喜马拉雅FM依托自身平台庞大的用户量和良好的用户收听习惯,以每日短音频课程的形式传递课程内容,无论是在路上、车上、休息中还是排队等候,都能高效轻松地获取知识信息。作为国内传统的电台音频产品,内容和形式非常符合如今知识付费的载体需求,而且大部分项目都是付费的,更符合保护知识产权的时代主题。

不仅如此,一段时间以来,各个内容平台甚至规模内容制作方都陆续推出自己的知识付费产品:知乎推出实时问答“知乎Live”,逻辑思维推出“得到APP”,豆瓣推出“豆瓣时间”,微博加强与“红豆Live”的合作……付费项目已逐渐成为各大内容平台的标配。

曾经购买过“豆瓣时间”的《醒来——北岛和朋友们的诗歌课》课程的小学语文教师孔老师告诉记者,北岛在诗歌课中讲他的朋友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已故瑞典诗人特朗斯特罗默,她表示:“当你仔细听过50首中外经典现代诗的解读后,一定会开启一扇新的大门,在并无诗意的现实生活中寻到一丝诗意的慰藉。”对于这种崭新的付费阅读形式,借助互联网的技术力量,使文化食粮传播如虎添翼,也物超所值。《醒来——北岛和朋友们的诗歌课》一共128元,分102期,每期1.25元。记者看到,豆瓣时间里的课程价格从几十元到一百多元不等。


☆知识消费是消费升级的表现

今天采访中记者发现,在“互联网+”时代,为知识付费不单指阅读电子书、网络文学,还包括听书、听讲座、获取专业的知识回答等,付费阅读舞台变得更加宽广,尤其是需要付费的优质资源内容越来越成为稀缺品,有的正在受到读者的关注和欢迎。不久前,由学者蒋勋主讲的《细说红楼梦》就创下2.2亿人次的播放天量。

“年青一代阅读方式更加个性化和碎片化,不再留恋单一的阅读入口,对自己喜欢的阅读产品会投入更多的时间和金钱。”对于越来越多年轻人喜爱付费知识APP的现状,江苏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教师朱月莹分析说,特别是“90后”成长在物质和精神相对宽松的环境内,具备即时消费能力,未来将成为引领数字阅读的核心消费群体。她认为,知识付费的兴起有着时代的必然性,“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当知识传播被贴上廉价的标签之后,人们得到的知识往往并不是自己最需要的,或者说对自己帮助最大的。总有一些人出于对优质知识的需求,愿意为优质知识付费,“而这,正是知识付费时代到来的内生动力。”

有业内人士表示,用户为内容付费的习惯并非天然形成,这部分归功于政府近年来加强网络版权保护的力度。尤其是连续多年的“网剑行动”有效打击了网络侵权盗版行为。与互联网商业靠吸引流量、构建庞大生态系统变现的模式相比,知识付费因其投入成本低、产业链条短、变现直接而备受个体创业者欢迎,也契合了当下国内的创新创业热潮。(全媒体记者 胡冰心)


编辑:吴悠

(作者:胡冰心)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