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运河故事:贯穿古城的关河

镇江古城曾经有一条贯通城之内外的河流,因北起甘露港江口经北水关入城,南至南水关出城,南北二关控河,故谓之关河。

元代时,南水关称为南水门,这条河亦称漕河或漕渠。古城南北水关,在作用上不仅可以调节水位,船舶航行,同时也是古城军事防御之设。

同治四年测绘工部局测定,关河自北水关至南水关,长一千二百二十三丈一尺五寸。出北水关经登仙桥、栲栳闸(俗称老人闸)、甘露闸新城水门入长江,出南水关经便益桥入大运河。关河是连接长江和运河的城内水运航道。

关河在古城内外的交通运输上,一直起到物资转输的重要作用。特别是清代实行海禁,“南粮”都由运河转输北上,京口漕运“鱼贯往来,帆影衔接。”

由于战争、朝代更易,关河屡有兴废。关河自元明一直使用到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海警关闭南北水关,关河失却水源,久之,关河遭到灰土瓦砾填埋。相隔十三年之后,康熙十一年(1672年),镇江知府高得贵、同知孙汝谋募工疏浚,关河才复通舟楫。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邑令贵中孚重浚。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知府鹿荃又浚。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前常镇道王公率绅士复浚。咸丰年间因遭兵焚,两岸民居毁塌入河,瓦砾堆积如山阜,关河淤塞。同治八年知府蒯德模详请开浚,邑令汪坤厚率绅士集捐任事,关河才通舟楫。同治十二年(1873年)五月,郡廪生钱恩华,记录了同治八年(1869年)以来镇郡修城浚河情况,撰写的碑(立于千秋桥东)记曰:“城内浚深七尺,城外浚深一丈。……河身复开宽一二尺不等。千秋桥石底较河身高一尺八寸,行舟殊碍,檄委典史王公会董兴工,千秋桥底开深四尺,舟楫通行无阻,内河与运河通流,南北估舶云集,实百余年来未有之盛事。”因此,古城关河有“门前潮汐家家海”之景观。

水离不开桥,桥繁荣市井。宋以后漕渠(即关河)上的桥,也是古城的景观。漕渠上的桥,多为砖拱桥、石拱桥,既高且大,便于船舶航行,故史料常载“甃砖”、“甃石”。可区分的是,漕渠上的砖拱桥、石拱桥大多是官府修建。

关河已于1928年后逐段淤塞,今已不存。今日忆关河,关河则是历史的记载了。

来源:镇江市社科联

编辑:方超

(作者:王礼刚)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