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危”凸显数字经济之“机” 独“数”一帜,如何进一步提升城市竞争力?

今日镇江讯  在镇江新区,有这样一家企业,为抗击新冠疫情作出了“镇江贡献”。

2月4日凌晨,8只“抗疫小鼠”在警车的护送下,星夜兼程2000公里,抵达江苏金斯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应急抗体药物筛选实验。作为国内首家拥有全球领先的数字化细胞生物学技术Beacon单细胞开发平台,并将其应用于抗体筛选的CDMO公司,金斯瑞只用了24小时,便完成了抗体筛选工作。而此前的传统筛选需要3个月。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后续,金斯瑞将筛选出的抗体基因进行表达,并对表达后的抗体进行进一步抗病毒阻断和中和实验验证,最终希望作为应急抗体大规模生产。”

数字经济包括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两大部分。其中数字产业化是基础部分,通过信息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最终形成数字产业链和产业集群;产业数字化是融合部分,是传统产业和科技产业共建融合,从而实现产业降本提效、增加产业收入和升级产业模式。2016年,江苏金斯瑞落户我市,从事生物医药技术研发外包服务,是金斯瑞集团的产业化基地,将我市数字经济引入生物医药新领域。

市商务局局长谈沁磊分析,数字经济在虚拟现实、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前沿技术的带动下,持续保持爆发式增长的态势,并且此次疫情之“危”凸显数字经济之“机”,“疫情期间,我市部分生物医药、网游页游、软件信息企业逆势上扬,部分规模型企业的经营业务逆势上涨。”其中,金斯瑞的多肽业务增长迅速,1-3月实现销售2000万美元,同比增长113%以上;江苏易乐、遨游科技、2460智慧社区等网游企业的开发网络游戏用户时长和日活的显著上升,仅江苏易乐开发的一款网络游戏“攻城三国”,10天的网上流水就达3750万元。

事实上,经过近几年发展,镇江数字经济已初具特色。市商务局服务外包处处长孙亚斌介绍,总体来说形成了四大特点,“一是数字产业化持续快增,二是产业数字化特色鲜明,三是数字产业载体建设错位发展,四是城市数字化初见成效。”以数字产业化为例,目前我市主要以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为代表,电子信息产业规模从2010年的146亿到2016突破了500亿大关,年均增幅超过20%,涌现出了睿泰数字产业园、中业慧谷、软通动力等一批国内知名数字企业或运营商,培育了奥博洋、视程影视、江苏易乐等行业细分领域的领军企业或“单打冠军”。

我市产业数字化则以智能制造为方向,构建了国家、省、市智能制造示范体系,建成全市工业大数据云平台,成立了镇江智能制造技术创新中心,工业机器人、智能成套装备、智能控制系统等智能装备产业链逐步完善,创建了大全集团智能电网关键设备智能工厂等3个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数据显示,企业智能化改造后,生产效率平均提升20%以上。

各地数字经济载体建设也初显成效。截至目前,我市数字产业载体面积超过200万平方米,初步形成各具特色、错位发展的空间布局。其中,丹阳重点发展汽车电子、医疗电子等嵌入式软件;句容侧重打造机器人小镇;扬中发展工程电气嵌入式软件;丹徒发展软件研发及服务外包;京口大禹山创意新社区发展网络游戏、新兴信息技术服务等;镇江新区发展云服务和应用、集成电路等;镇江高新区发展数字出版、数字教育、创意设计、互联网应用等。

上周,市商务局启动“数字经济跑起来”征文活动,希望广泛征集意见和建议,更重要的是通过数字经济推动产业发展。市贸促会副会长章存保认为,“镇江跑起来,数字经济更要跑起来;疫情反证了数字经济的优越性,激发了对数字经济的重视。同时,数字经济作为新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城市竞争力的基础要素,商务部门作为电子商务、服务外包等业务的主管部门,首选数字经济助力产业强市。”

针对我市数字产业比较优势有待发挥、人才培育需补短板等问题,相关职能部门正在积极谋划构建数字经济生态的路径。值得关注的是,我市正紧盯南京等周边地区数字产业外溢机遇,摸排梳理招商新线索,力争招引一批数字企业落户镇江。“我们已经对接了南京软件谷等知名载体,今年将在软件谷开展推介镇江的活动,着力招引生物医药等领域的知名企业、领军企业来镇发展。”孙亚斌表示,在突出自身数字产业优势的基础上,我们的方向是与周边城市尤其是南京错位并互动发展,做其下游产业或配套产业。(全媒体记者 朱婕)

编辑:陆绮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