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老地名:琴园巷里话琴园

漫步在镇江市琴园巷里,你可知道在这片区域里,曾经有过一座私家花园——琴园。

琴园,位于镇江市京畿岭西北,运粮河南,北距金山里许,占地约10亩,为镇江近代工业先驱者、大纶缫丝厂的创办人张勤夫所建。园中主体建筑为“六艺堂”,东北建有书斋,名曰“眠琴”,故园名为“琴园”。琴园西南有长形水域,即水塘,承受宝盖山等岗坡来水入运粮河。琴园内亭台楼阁建筑有序,树木花卉种植适宜。门口设有小木桥,桥后则以竹篱为屏,小桥流水,曲径通幽,环境典雅。

张勤夫,大纶缫丝厂经理。大纶缫丝厂于光绪乙未年(1895年)在清政府商部注册。大纶缫丝厂开办在运粮河边,就地取名大纶丝厂街,1957年改名叫民主街。张勤夫在运粮河畔建了缫丝厂,接着在运粮河三叉河南,建起了他的庭院花园——琴园。《光绪丹徒县志》《丹徒县志摭余》和《续丹徒县志》对此皆有记载。1930年3月,江苏省政府建成的金山路从琴园穿越。

琴园,当时在镇江很有名气。主要一是因为张勤夫是镇江民族工业先驱顶尖人物,在镇江有很高的声誉。二是琴园建筑在运粮河畔,三是紧邻镇江火车站,无论是陆路还是水路,访问游览琴园都十分方便,来访或来游玩的各界人士很多。后因张勤夫将家眷移寓园内,才对外谢绝游览参观。

1912年,徐世昌编辑的《晚晴簃诗汇》中,收录了翁延年咏《赠琴园主人张勤夫》、叶玉森琴园诗《自西郊归晤芰川遂同憩于琴园》。在翁延年、叶玉森诗中,琴园与历史典故、金、焦、北固、霸才联系起来,“浮玉山边、春水绿拖、佳处见林亭”等名园风景,让人有“身似闲云”之感。

辛亥革命成功以后,辛亥革命烈士赵伯先遗骨从香港迁回镇江,追悼会就是在琴园举行的。1912年5月18日,赵伯先灵榇专车运抵镇江站,灵榇下车后就暂厝琴园,在“六艺堂”设置了灵堂,园内遍悬各种素色灯彩。20日至24日,镇江政、军、警、商、学,连日续开追悼大会,“整队莅园追悼”的队伍就有六七百人,“颇极一时之盛”。 5月25日,赵伯先灵柩从琴园出殡,过火车站、京畿岭、南马路、大街、堰头街、中街,转五条街,直出南城门,至竹林寺安葬。赵伯先追悼会在琴园举行,是辛亥后发生在国内的一件大事,《申报》有多篇报道,琴园也“迭记报端”,声名远播。

1937年,日本侵略者侵犯,张勤夫举家避乱离开镇江。抗日战争期间,琴园遭受日本侵略者破坏,且又年久失修,琴园渐趋颓败。抗战后,陆续有居民入住,沦为民居,周边改称为琴园路和琴园内。琴园内,即现在的金山巷。

《镇江市标准地名实用手册》记载:琴园巷,东至金山路,西至西窑,长362米,宽2.2米,1977年由琴园路改称琴园巷;金山巷,东至金山路,西通航运新村,长258米,宽2米,原称琴园内,1977年改名金山巷。

琴园,虽然现在已无踪迹可寻,但是,琴园巷、金山巷地名尚存。以园名为巷名,琴园不存,巷名依然是一种别样遗存与历史见证。

来源:镇江市社科联

编辑:方超

(作者:王礼刚)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