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溯源 | 当年镇江的那些剧团

今年,镇江戏剧界喜事连连,继5月份青年演员龚莉莉凭借在原创扬剧《花旦当家》中的精彩演绎,成功摘得第28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后,市艺术剧院演出的新编扬剧《完节堂1937》,近日又获江苏省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 奖。一连串荣誉称号不仅使我市文化戏剧界为之振奋,也让众多关心、热爱戏剧的镇江人欢欣鼓舞,让他们回想起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镇江戏剧事业曾经有过的繁荣兴旺景象,想起了当年的那些剧团、演员以及他们演出过的一出出戏。

1962年镇江京剧团的演出戏目

镇江戏剧文化底蕴深厚,作为沟通大江南北的重要水陆中转地,人囗流动密集,一直是众多剧团和艺人看好并经常演出的码头,许多剧团和演员都是在镇江演出名的。解放后,其中一些艺人便选择了镇江“定居” 并邀请外地的一些角儿加盟搭班,相继组建了扬剧、京剧、淮剧、越剧以及木偶剧等5家民间剧团。连县城都没有的丹徒县,当年也曾有过锡剧、京剧、越剧3家剧团。

1954年,这5家剧团在镇江文化部门登记,正式成为市属专业剧团,从此开始走上正轨,从没有剧本的幕表戏和简陋的舞台演出条件逐步发展成为有专职编导和音乐、舞美设计人员,道具行头也焕然一新。各剧团还集中老艺人挖掘整理出一大批传统剧目,创作、移植了许多新剧目。在1956年秋举办的市属职业剧团会演中,京、扬、淮、越四家剧团在8场演出中展演了18出新戏,其中几出戏先后在华东地区及江苏省的戏曲观摩演出中获得了多项奖励,涌现了一批优秀演员,各剧团的演出业务蒸蒸日上。

田汉先生(左一)五十年代在镇会见金运贵(左二)等我市戏剧界人士。

“金派筱腔”扬剧独树一帜

当年的这几家专业剧团中,无论是演员阵容还是影响力,扬剧团无疑当挂头牌。该团前身是由老艺人崔东升、张宝桢1950年创办的金星扬剧团,主要演员除了他们二人,还有筱荣贵、陈金珠、陈金奎、杨霞云、姜凤英等。该团长期在镇江及安徽、苏北等地演出,深受广大观众欢迎。特别是1952年著名演员金运贵由上海来镇加盟金星扬剧团后,该团实力大增。金运贵的唱腔细柔清雅、深沉淳扑,她创造的独特金派唱腔与筱荣贵以清曲为基调的扬剧唱腔称得上珠联璧合。从此我市扬剧的“金派筱腔”在江苏扬剧界独树一帜并由此名声大噪。1954年秋,由金运贵、筱荣贵领衔,该团在中山桥畔的人民电影院展演了近一个月,轰动镇江,由金运贵自编自导,控诉封建礼教的扬剧《三打节妇碑》受到观众的热捧。那几年中,该团挖掘整理、创作了《挑女婿》、《借子》、《真假崔三》、《王樵搂磨豆腐》等一大批新戏,久演不衰。其中《挑女婿》在华东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上获得剧本奖、演出奖,主演筱荣贵获演员二等奖。这出戏不仅成为该团保留剧目,还被全国不同剧种的几十家剧团移植上演。1959年,筱荣贵参加了省扬剧团赴北京汇报演出团,在怀仁堂演出了该剧,受到周恩来总理的接见。1962年,梅兰芳京剧团来镇演出时就特地安排了由京剧名家茹绍全、徐玉川演了这出戏。1963年,该团创作演出的扬剧《红色家谱》又轰动全国,京沪等地多家剧团移植演出。这出戏以阶级斗争为纲的主题,今天看来显然已不适时宜,但在那特定的年代里,《红色家谱》让扬剧团在全国“红” 了好一阵子。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国著名戏剧家、原中国剧协主席田汉先生对镇江扬剧情有独钟,他曾于1954、1956、1962年三次来镇,三次观看了扬剧团的演出,还会见金运贵、筱荣贵等演员,并表示“有好的戏欢迎你们到北京演出”。文革开始后,扬剧团遭严重冲击,年仅64岁的金运贵被迫害致死,剧团也缩编为市文工团的一支演出队,直到七十年代末重新组团,姚恭林、金桂芬等一批中青年演员崭露头角,演出了《包公自责》、《铁面情》等一批新编戏,观众好评如潮。

京剧团阵容强大曾名噪一时

当年的镇江京剧团用现在的话说,属于一个二线剧团,但行当齐全阵容强,主要演员有洪云艳、王雨田、曹四庚、陆正梅、袁汉云、钱松涛、张正秋、吕君麟等众多角儿,该团除了演出传统戏,还挖掘整理了不少剧目,根据镇江民间传说改编演出的《打乾隆》曾轰动一时,该剧的剧本在北京出版的《戏剧报》上发表后,引起戏剧界的关注,全国多家剧团移植上演。1962年,京剧大师周信芳之子周少麟,上海京剧院的言派名家李家载以及夏慧华、霍鑫涛等名角受邀加盟镇江京剧团的演出,使该团上了一个档次,名声大噪。当年秋天首演时,周信芳夫妇专程来镇在谏壁东风剧场观看了由周少麟主演的《宋士杰》,随后在解放剧场又连演半月,一票难求,盛况空前……文革时,镇江京剧团是唯一被保留下的专业剧团,主要承担样板戏的演出。

扬剧演员筱荣贵与姚恭林演出剧照

淮剧、越剧团实力不俗新戏多

镇江淮剧团实力也不俗,拥有李少林、蒯云霞、王凤霞等许多著名演员,该团多在迎江路附近的黄金剧场演出。1957年,该团挖掘整理的淮剧《状元梦》获得江苏省首届戏曲观摩演出优秀剧本奖和优秀演出奖,主演李少林获演员一等奖。六十年代初,该团整建制调往盐城,组建了江苏省淮剧团,算起来,该团在镇时间不到10年。

相对于扬剧、淮剧,越剧当年在镇江观众不多,影响不大。越剧团在本地演出较少,多在上海、浙江以及我省苏锡常等地演出。演员以嘉字辈排名,如郑嘉琴、王嘉薇、郑嘉青、徐嘉兰等。该团曾先后改编演出了《筱丹桂之死》、《黑浪山》等不少新戏。1959年改编演出的越剧《小忽雷》在沪演出大受欢迎,这出戏后被省锡剧团移植,由著名锡剧演员沈佩华担纲主演了该剧。1963年,该团又在上海首演了新编藏族神话剧剧《诺桑王子》,再次引起当地戏剧界的关注和观众的好评。文革期间剧团解散,演员下放农村或转业到工厂、街道另谋出路。八十年代初剧团重建,从浙江等地招收了一批青年演员,排演了《青楼奇女》等一批新戏,演出活动又趋活跃。1988年,该团多位演员在全国青年越剧演员电视大赛中获优秀演员奖和荧屏奖。

物换星移,几十年前镇江几家剧团曾经的繁荣已成如烟往事。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人们的文化消费除了戏剧,有了更多选择,如今再全部重建那些剧团既不可能也无必要。但戏剧毕竟是老祖宗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必须让它后继有人,一代代传承下去。可喜的是,近年来以扬剧为代表的我市戏剧界打破了多年的沉寂再次崛起,扬剧已成为我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姚恭林等著名演员也被列为该项目的传承人,让人们看到振兴镇江戏剧事业的希望。也许有一天,镇江扬剧团再度登台亮相并非是件不可能发生的事。(作者:秦苏)图片由作者提供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