泱泱斯文毁于滔滔江水间 ——明清坍江对镇江姓氏家族的影响

翻看镇江家谱,我们可以发现,不少姓氏家族的兴衰都与沙洲有关。长江镇江河段历史上产生的沙洲数以百计,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开沙(家谱中又称“白沙”、“大沙”‘“长沙”等),其次有藤料沙、当江沙、顺江洲等,这些沙洲在镇江姓氏家族的播迁发展中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动荡时期四面环水的沙洲成为百姓理想的避难之地,和平时期也吸引了一些百姓来此栖居。洲土适宜耕种,移民辛勤劳作,生生不息,世代相传。这些洲民包括了不少姓氏,仅《开沙志》记载的姓氏就有卞、卜、步、蔡、曹、陈、崔、丁、杜、樊、冯、傅、高、龚、顾、胡、季、贾、姜、蒋、金、靳、孔、蓝、李、林、刘、柳、骆、罗、吕、卢、陆、马、茅、梅、倪、潘、钱、邱、任、单、史、孙、唐、田、王、吴、夏、萧、徐、许、叶、殷、尹、杨、袁、张、赵、周、朱、祝等60多个。

长江镇江河段被专家称之为变化最为繁复的一段河道,历史上常有坍江发生,特别是明清时期,大小坍江不计其数,不少沙洲土地坍没殆尽。《嘉庆丹徒县志》记载坍没入江的沙洲就有骆家洲、永定洲、复胜洲、补课洲等10多个,另有顺沙洲、补惠洲、守业洲、裕课洲等10个沙洲成了籽粒之沙,也就是接近坍没。据已故的历史地理学家施和金先生研究,仅丹徒县坍没的土地将近十万亩,其中“长六十里,阔三十里,周回一百八十里”的开沙居然坍没殆尽,比开沙稍小的藤料沙也全部坍入江中。另据《丹阳县志》记载,丹阳县坍没的土地有1万多亩。土地坍失使大量洲民无地可耕,无房可住,流离失所,四处迁徙,数百年历史的人文积淀也消失在滔滔江水之中,给镇江姓氏、家族带来了不小的冲击。

谱牒亡佚 世系失考

说到镇江姓氏家族居住长江沙洲的历史,至迟可追溯至宋代,特别是宋室南渡时,大量移民迁居沙洲避难,如丹徒李姓一支先祖由徽州祁门(今属安徽)移居开沙,丹徒卢氏一支先祖、丹徒丁氏一支先祖均由泗州(辖地大概在今天安徽泗县、天长、明光,江苏泗洪、盱眙一带)迁居开沙,丹徒徐氏一支先祖由山东迁居开沙。有的姓氏家族先是在江南或江北居住,后来迁居沙洲,如开沙贾氏,宋室南渡时先祖由兖州汶上县(今属山东)迁润州(治所在今镇江),元末避兵乱,再迁开沙;又如丹徒王氏一支,宋室南渡时先祖移居扬州,元末避乱自扬州迁往开沙,开沙坍没后再迁顺江洲。至明清时期,有些姓氏家族在沙洲上已世居了数百年,形成了许多耕读传家的名门望族,如开沙蒋氏、开沙王氏、顺江洲周氏、顺江洲潘氏等。沙洲上的不少姓氏家族纂修了家谱,仅《中国家谱总目》收录的镇江家谱中,以开沙、大沙、白沙、当江沙、尹沙、吴沙、顺江洲等沙洲为号的就有40多个姓氏,家谱数量超过100部。

遗憾的是,历经多次坍江后,沙洲姓氏家族早期纂修的绝大多数谱牒均片纸无存,《中国家谱总目》收录的沙洲姓氏家谱,都是后人续修的。究其原因,坍江频发,洲民反复转移,谱牒毁损、遗失之事在所难免,特别是有时坍江险情事发突然,甚至是在夜深人静之时,洲民只能四顾逃命,连细软都来不及带上,更何况是携带不便的谱牒,只能任其沉入江水之中。谱牒的亡佚给后世续谱带来了难题,数代一过,连祖上的名字都说不清楚,更不要说理顺家族的世系了,于是后世修谱者只得采取变通的办法,以可确信之先祖为一世祖,对之前说不清的家族历史则相应地模糊处理。如开沙曹氏,北宋靖康之乱时,其先祖由泗州迁居润州,世居开沙,可是由于谱帙沦亡,后人上溯世系,最远只能追溯到明永乐年间移居沙头北小岸的曹仁一支,于是以曹仁为一世祖。

祠墓入江 凭吊无踪

历经数百年繁衍生息,不少沙洲姓氏家族丁口上千,成为名符其实的大家族。如开沙王氏,始祖王益(字光远)宋室南渡时自泽州高平县(今属山西)迁江都白塔河,其子王震(字邦显)南宋初再迁开沙,后世瓜瓞延绵,生齿浩繁,以天干为序分为甲、乙、丙、丁等十大分,每大分又分为若干支派,每个支派下面再分为若干房支,蔚为壮观。一些家族修建了宗祠,有的家族分支还建了支祠,《开沙志》记载的姓氏祠堂就有尹和靖祠(尹氏宗祠)、宋丁文简公祠(丁氏宗祠)、王评事祠(王氏宗祠)、陈氏宗祠、丁氏宗祠、卢氏宗祠、叶氏宗祠、钱邑侯祠(钱氏宗祠)、卜氏宗祠、王氏宗祠、蒋氏宗祠等10多座,坍江后这些宗祠无一幸存。随着这些宗祠坍入江中的,还有各姓氏家族的先祖坟墓。《开沙志》“名迹”一章就称:坍没之后,洲上坊表、祠宇、寺观、陵寝仅存其名,留传下来的只有历代文人墨客所题诗文词赋。润邗丁氏所修族谱也称:因坍江崩没,本族居址庐墓无一由旧……

有的家族赶在沙洲坍没之前,将祖墓迁到了江南。如开沙曹氏,先世坟墓世葬开沙,因开沙不断倾圮,迁葬多次,先是由北小岸迁至傅家圩,再迁中兴洲之内岸,考虑到沙洲有坍没之危,曹元达、曹明宣兄弟与族人商量后,于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将高祖以上五代祖坟迁葬于江南,而其高祖、高祖母坟墓,则早在乾隆六年(1741年)时,就安葬在镇江城北的九里街。不过,这只是个例,绝大部分坍江沙洲姓氏家族的祖坟都坍入江中了。迁葬祖坟,不仅要有先见之明,而且费时费力,还要族人齐心,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旧时人们祭祖,一般分为家祭、墓祭和祠祭,其中以祠祭最为隆重,由族长或族内长辈主持祭祖仪式,全族人均要参加;其次为墓祭,又称祭扫,分为春秋二祭,尤以清明节的春祭为流行,每到清明日,家家户户都有人祭扫祖坟。祠堂、祖墓坍没,后人凭吊无踪,只能在家中草草祭祀了事。清人曹懋昭描述了坍江洲民祭祖时的尴尬:由于祠堂、祖墓不存,每逢祭扫时节,后人只得在家中对着凭想象描绘的祖先画像瞻拜,聊表子孙一片思念祖先之心。

族人星散 离乱难聚

沙洲坍没,洲上居民只得迁往外地,家族人口成百上千,不可能集体迁往一处,只能分散居住于多处,留居镇江本地的反而不多了。如开沙李氏,开沙坍没后,有的族人迁居其他沙洲,有的迁居大江南北城乡各地,也有的远迁他乡。再如开沙萧氏,世居沙洲,号称望族,自九世起分为36支,开沙坍没后,族人远迁河南、湖广,近则南京、仪征、扬州、苏州、溧阳等地,留居镇江的只有十支,后又经战乱,族人再度外迁,至清末续修家谱时,经过多方努力,仅联系上5支族人,有的分支族人还不全。

宗祠不仅是祭祀祖先的地方,也是族人聚会、议事的地方,宗祠没了,族人四散,平时聚在一起的机会少了,时间长了,连自己有哪些宗亲都分不清了,甚至遇上同一家族的人形同陌路,有的虽然知道彼此是同族宗亲,但因为家谱灭失,连辈分也搞不清。如丹徒倪氏一支,沙洲坍没后,族人散居外地的甚多,渐渐失去联系,民国时续修家谱,仅得知其中一房支居住在安徽庐江,其余不知所踪。

近人王延寿在为续修宗谱作序时讲述了自己的一桩“糗事”:沙洲坍没后,宗祠入江,家谱亡佚,族人四散,在镇江原籍居住者只有王延寿一家,他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一位名叫王建功的人,虽说两人都姓王,不过并没有过多交往,见面也就点个头而已。直到王延寿的一个堂兄弟回镇探亲,言谈之中提及此人,这才知道,其实王建功是他的族兄弟之一,坍江后祖上迁往外地,后回镇居住……经历这件事之后,王氏兄弟深感族人离散之憾,于是费了不少工夫,合力续修了家谱,意在加强家族成员之间的联系。作者:邱隆洪


编辑:吴悠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