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绿”为主调,这里的“小绿娃”在生态教育里拔节生长

今日镇江讯  有这样一座校园,整个校园以“绿”为主色调,建有生态教育馆、雨水循环系统、太阳能光伏发电、数字种植园等项目,处处彰显着生态气息。“虽然我们是一所乡村小学,但是我们的教学特色明显,一点也不比城里的学校差。”谈及学校近年来生态教育的特色,扬中兴隆中心小学校长匡彩云满是骄傲。

据她介绍,兴隆中心小学是一所教育理念生态化、教学管理科学化、教学设施现代化的乡村园林式小学。一直以来,学校秉承“求美”校训,在生态理念的引领下,以生态教育为特色,在确保有效实施国家课程的前提下,围绕“慧学习、乐生活、有担当、勇创新”的学校育人目标,通过对学校独有的生态特色资源的深度挖掘和创意开发,积极推进“小学生生态素养提升行动”,构建了一个“四位一体”适合学生自主生长、可持续发展的新生态成长乐园,让每一颗“种子”和谐生长、美丽绽放,努力实现着“美生命•和生活•新生态”的美好愿景。

延展生态体验空间,以绿养童心

走进兴隆中心小学的校门,广场上的几块小菜地特别显眼。一般来说,进门广场都会作为景观装饰区域,而这所小学却创新将这块“宝地”打造成了学生的“小菜园”。“这也是我们学校的创意之一,这几块小菜园里都是学生种的菜,通过小菜园的打造,既让学生体验了劳动的快乐,也能加深他们对植物、蔬菜的认识。”跟着匡彩云的脚步,记者绕着小菜园逛了一圈,一块块小菜地被学生收拾得井井有条,种植的蔬菜长势还不错,一片绿油油。

一进校门,小菜园就让人感受到浓浓的生态气息。据了解,学校在原有“一馆、两园、三廊”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延展学校前广场生态文化展示区,新增校内劳动体验区、艺术楼生态文化展示区、班级阅读“悦”美展示区。

记者在教学楼简单走了一圈,发现几乎每一面墙都“有点东西”。有的展示着学生关于保护生态环境的画作,有的则张贴着相关宣传标语。“我们通过定期更新黑板报、队角、图书角以及环保角和变废为宝角,及时展示学生生态作品和个人风采,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示的机会和平台,让学校的每一处空间、走廊都成为流动的生态风景线。”匡彩云告诉记者,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让学生有了展示自己的平台,也能定期灌溉他们心中生态的种子。

迭代生态课程系统,以绿融童心

除了硬件环境上处处充满着生态气息,学校还通过打造绿色生态课程系统,让学生接受生态教育的浸润。围绕“慧学习、乐生活、有担当、勇创新”的育人目标和小绿娃的十五大“必备品格”,学校充分挖掘学校场馆等优势资源,以学生的“生态素养”提升为抓手,让绿色生态理念融进每一个孩子心灵。

谈及此事,匡彩云重点向记者介绍了学校的特色“三生课程”,即生态基础课程、生态生活课程、生态发展课程。

生态基础课程,学校充分挖掘生态馆资源,以生态综合实践课程为实施路径,每周组织学生分批到生态馆上课,让学生零距离、直观形象地汲取各种生态知识,在体验互动中提升生态素养。借助学校中庭水景园、数字化种植园等校内实践基地,开展“小雨滴旅行记”“薄荷艾草膏的制作”等项目化实践研究。以江苏省品格提升和镇江市基础内涵项目研究为契机,成立项目学习小组,确定年级生态研究主题,积极构建“生态stem”课程体系,聚焦学生深度学习,打破学科壁垒,开展“遇见秋天”“又是桂花飘香时”“神奇的叶子”等跨学科主题项目式学习研究,学生全员参与,不断增加生态基础课程内涵,让学生真正的去学习。

江中明珠扬中是著名的河豚岛,学校就抓住这一特点打造了“生态生活课程”。结合扬中地理位置特点和传统文化特色,形成“水文化研究”“河豚文化研究”等一系列乡土润心课程,厚植家乡情怀,培育学生的生态品格。利用劳动体验区——瓤满园开展班级劳动实践和亚夫小桶水稻种植活动。依托学校周边森羽农场、兴隆社区、长寿文化园等资源,充分利用扬中市研学地图,形成校——区——市多点连接的生态研学路径,组织学生开展种植研究、垃圾分类调查探究等活动,让学生们走进大自然,走进社区,更多地了解生态知识、关注生态现状、参与生态保护,培育具有生态特质的新时代小小绿娃。

生态发展课程则积极推进“全员普惠+个性发展”的赋能模式,在凸显不同年级不同主题生态特色项目研究的基础上,开设了瓶子变变变、植物拓染、植物书签贴画、纸塑、变废为宝、生态种植等指向丰富学生个体成长样态的校级生态特色缤纷社团,助力学生自主生长、特色发展。同时,设计以生态科技创想节、生态实践活动主题汇报、生态毕业论文答辩等特色活动为主体的生态活动场,让学生“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提高自主、合作和研究学习能力,为学生个性化生态成长赋能。

升级生态活动样式,以绿润童心

“学校尊重每一个儿童生命的美好和学生个体生态位的发展差异,全力升级生态活动样式,让每一颗童心得到润泽。”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匡彩云深知因材施教和寓教于乐的重要性,“我们鼓励学生关注日常生活中的植物生长、气候变化等自然现象,引领学生自主发现问题。”

在学生自主发现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加以引导,学校形成了小课题式的微课程研究,以学科组、课题组为单位成立项目学习小组。该校师生合作挑战土壤改善、多样灌溉、无土栽培等问题解决,引领学生学思结合、学用结合、学创结合,以驱动性问题促进学生持续探究,开展“向阳花开”“台风山竹”等跨学科生态主题活动探究,以链接、交融、互补的方式全面提高学生全学科素养。

同时在世界环境日、世界水日、世界地球日、植树节等关键时间点,积极推进“争做学校小主人”项目,引导学生自主报名,自行撰写生态主题活动方案,并自行招募活动参与人员,以更好地推进实施自己的活动方案。学生在自主推荐、公开选拔、就职规划、实践落实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责任担当意识、管理创新能力的同时,也将生态素养深深根植于内心。

在与兴隆中心小学的“小绿娃”接触中,记者深深感受到了他们的自信与活力,生态教育让学生拔节生长的同时,也为学校带来了累累硕果。据了解,在生态理念的引领下,近年来,学校先后获得全国文明校园、“教育部第三批乡村温馨校园建设典型案例学校”“十四五”省科学教育综合示范学校、“江苏省优秀少先队集体”等各级各类荣誉称号。(全媒体记者 单杉)

编辑:朱超

审核:杨佩佩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