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压、增能、评议、共建”四措并举 京口区社区减负落实处见实效

今日镇江讯 10月18日上午,记者在镇江市京口区焦顶山社区采访,看到恒美家园小区居民刘先生进来办理就业创业证,“双全”社工欧红梅接待了他,刘先生提供了相关材料,欧红梅经过口询后开始办证,前后5分钟左右证就办好了。刘先生高兴地说:“真没想到,这么快就办好了,现在到社区办事真的是太方便了。”

欧红梅把办好的证递给居民

焦顶山社区党委书记段月娥介绍说,社区现有4100余户、9200多人,6名工作人员全部都是“双全”社工,日常工作除1人留守轮值接待居民、办理社区事务外,其他人员全部下沉网格、进楼入户,零距离、全方位、全过程服务居民,社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而这一切得益于京口区的社区减负工作落实到位,使得社区工作人员轻装上阵、激情工作。

据京口区民政局分管社区减负工作的副局长朱建军介绍,近年来,该区以提高社区治理和服务能力现代化水平为工作导向,通过“减压、增能、评议、共建”四措并举,切实减轻社区负担,让社区集中精力、物力和财力,进一步做优、做实为民服务工作。

“双全社工”风采

减压,主要是严格社区准入制度,持续为基层“瘦身”减负。京口区先行先试,出台了《关于完善社区公共事务准入制度的意见》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成立了区社区公共事务准入工作领导小组,对社区协助政府事项数量明确规定“只减不增”的刚性要求。目前,社区协助政府工作事项已由原来的26条调整为16条,主要表现为工作事项减少为38项,减少了66%;台账减少为16类,减少了75%;创建评比减少为11项,减少了70%;清理挂牌18类,机构牌子减少了75%;明确规定城乡社区盖章事项14项,清理了社区可不予盖章14项;取消社区组织机构31项。

增能,主要是放大激励机制,焕发社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建立机关部门与社区结对机制,为基层社区源源不断地注入工作动能。京口区在全省率先打造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健全完善了“三岗十八级”薪酬体系,调整后全区社工的平均年收入增长了26.7%。建立社工准入、培训、考核等一系列制度,全面推广“双全”社工工作模式,优化“社区轮值、下沉网格”工作机制,让“小事不出网格”成为常态。同时,京口区推动51个区级机关部门与61个社区挂钩结对,深化“街社吹哨、部门报到”机关党员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助力社区做好疫情防控、文明创建、基层党建等各项工作。

“街社吹哨,部门报到”活动现场

评议,主要是建立“双向评议”制度,以评议促工作提升、减负到位。京口区在全市首创部门、社区“双向”评议制度,每年底,由区社区公共事务准入工作领导小组牵头,组织街道、社区、居民代表等对部门执行准入制度、服务指导基层、经费制度兑现等情况以及工作作风进行评议,对满意率80%以下的部门进行通报批评,且不纳入下一年度社区公共事务准入事项中;组织相关政府部门,对社区进行评议,根据评议结果向各社区拨付工作经费,评议满意率低于80%的社区,经区社区公共事务准入工作领导小组批准后,工作经费打折拨付。

评议结果汇总

共建,主要是广泛动员居民开展“参与式”治理,通过合力共建,共享治理成果。2017年,京口路社区在全市率先开展参与式治理实践,通过“社区搭台、居民唱戏”,动员组织居民自愿、依法、有序参与社区事务管理,并形成“3433”参与式治理模式,有效完善了居民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制度化渠道,逐步实现了共建共治共享。京口路社区“3433”参与式治理模式,现已在全区得到推广,并取得明显成效:2020年,全区信访总量同比下降了32%,社区居民满意率达90%以上,同比提高了5%。目前,京口区已涌现出京口路社区的自管会、江一社区的自治理事会和雩北村的“老弗士”工作站等一批“参与式”治理工作品牌。

京口路社区率先开展参与式治理

江一社区自治理事会助力社区治理

(通讯员 金晓秋 凌昕 梅永生 全媒体记者 黄昕彤)

编辑:缪小兵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