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奋斗的四十年——在《镇江日报》复刊40周年老报人座谈会的发言

□ 方裕喜

今年是《镇江日报》复刊40周年。40年前,1982年的3月1日,《镇江市报》(后改名为《镇江日报》)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正式复刊。当时我还在镇江广播电视局工作,对复刊初期情况不甚了解。但从复刊时的老报人那里,也听到一些情况和故事,归纳起来就是各方面条件都很差,经费缺乏、用房紧张、设备简陋、工作困难重重等。

记得,1988年6月,我从市人大调来报社时,和洪蒲生、朱邦治两位副总编挤在一间10多平方米的办公室。桌子紧挨着桌子,加上一些书橱、几柜等用具,把整个屋子塞得几乎没有多余的空间。我不解地问洪总,为什么会这样?他对我说,现在已好多了,1956年《镇江市报》创刊时,报址坐落在中山路(现商业大厦身下),办公用房比这里(大西路原张万春药店楼)还差。 就这样在这里艰难度过了两年多时间。直到1990年10月,时任市领导钱永波同志帮我们争取租借到中山大厦三层楼作为报社办公用房,这才稍稍缓解房屋紧缺的状况。然而,这距离根本解决问题相差甚远,必须尽快建设属于自己的“家”。

紧接着,1991年10月1日启用激光照排和胶版印刷,告别了“铅与火”的历史;1992年1月5日增出《星期天版》;1993年元旦报纸扩为四开八版,两天后,1月3日增出《信息版》,这一系列的发展变化对办公用房提出了更高要求。

1994年4月,根据报社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市委、市政府决定新建镇江日报社综合办公楼。同年10月1日,出版第一张彩色报纸,告别了“黑与白”的历史。

为了使镇江日报社办公大楼尽快上马,报社党组责成我兼管办公楼建造工作。作为门外汉,我当时确有勉为其难之感。怎么办?不懂只有认真学习、虚心求教。于是我找人请到原镇江建工局副局长兼总工程师郭士铭同志做我们的建楼顾问。老郭是建筑专家,对建楼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他教给我们建楼知识,给我们很多有益的建议,为我们提供不少“金点子”。他为人忠厚老实、办事认真负责、做事不要任何报酬,是我们敬佩和学习的榜样。

经过选址、施工招标等一系列前期工作后,1995年6月16日,举行了镇江日报社办公楼奠基仪式。随后在市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帮助和全体施工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仅用了一年时间就将一幢高19层、总面积1.2万平方米的报业大楼建造成功。从此,报社不仅大大改善了办报条件,更为报业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

老总们为报社大楼奠基

1996年是我国第九个“五年计划”的开局之年,也是《镇江日报》历史上大发展的一年。这一年,镇江日报社全体同志在社党组的带领下,出色地完成了全年各项任务。首先,报社大楼建成后,随即开启办公自动化工作。6月10日举行了办公自动化培训班开学及“告别纸与笔”动员大会。接着,大力抓好经营工作,努力从困境中创出了一条新路,收入比上一年有明显增长。不仅解决了全年支出需求,还拿出260万元偿还建楼部分贷款。同时,进一步抓好队伍建设,抓脑子、促稿子。在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同时,重点抓职业道德。并规定50岁以下人员每年轮流到农村、工厂、商店、 连队、院校等基层锻炼一个月。既加强群众联系、增强群众观点,又接触实际,学习知识、学会做人。

办公自动化岗前培训班开学,本报召开“告别纸与笔”动员大会

我深知1996年和1997年,是《镇江日报》复刊后重要的两个年份,各方面都有长足的提升。1998年元旦,《镇江日报》从四开四版改为对开大报,同时《京江晩报》正式创刊。

进入21世纪后,报社历经四任党委领导班子。过去的20多年,几任领导成员带领全报社同志取得了更多更好的成绩。

作为一名老报人,我衷心祝愿镇江报业集团越做越大,明天越来越好。祝愿《镇江日报》在宣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上,发挥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桥梁作用,传递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忠实反映人民群众呼声,努力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系镇江日报社原副社长,文题为编辑所拟)

来源:镇江日报

编辑:陈路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