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时评 | 本手 俗手 妙手

今年我省用的新高考Ⅰ卷语文考卷作文题材料——“本手、妙手、俗手”围棋三术语,人称“三只手”。让我们来思考对比一下,这究竟是怎样的“三只手”,我们拥有的手究竟是怎样的手?

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来认认真真地思考我们的手。

从围棋的专业角度,从棋局的拼杀程度,从人生的发展高度来理解“三只手”。围棋要的是本手下,期待的是妙手下,要避免的是俗手下。要与不要,可遇不可求,要什么,不要什么,求什么?

要本手。本手之可贵,在于一“本”字。根本、本心、本色,守本的似乎都不会亏本,都要原本的回馈,而舍本逐末的大抵是得不偿失、事与愿违。造化造手,拥有双手,是用来干什么的?打基础学本领的。就如走路先蹒跚学步,站稳了,会走了,才能健步如飞。手也是这样,从缩手缩脚笨手笨脚到得心应手大显身手,那是一点一点、一天一天去练的。就如写字,握笔悬腕,都得规规矩矩、扎扎实实苦练而来;就如围棋的本手,合乎棋理,下法正规,功夫扎实,棋力高强。免俗手。俗手之症结,在于一“俗”字。没有超凡脱俗,更没有过硬招数,想凭借三脚猫工夫那一点点小把戏投机取巧。俗手俗在固步自封而不与时俱进,以老眼光看问题,没有从全局和变化的角度看问题;以老经验办事情,自以为是,常犯大意失荆州的毛病,实不可取。求妙手。妙手之高妙,全在一“妙”字。妙不可言,妙不可得。妙手还真不是求来的,妙手是瓜熟蒂落、水到渠成。妙手是本手不可多得的创造发挥,属于高手妙得之。本手是本,基础夯实了,本手过硬了,有望出妙手,否则真怕出误事的俗手。

资料图 新华社记者 金良快 摄

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来仔仔细细地端详我们的手。

看本手。本手厚实、粗壮,是胼手砥足之手,不是细皮嫩肉之手,不是瘦骨嶙峋无缚鸡之力之手。本手上有厚厚的茧子,有深深的勒痕,有墨迹,有油污,浸泡着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血汗。看本手就是要多看看大国工匠的手、射击冠军的手、书画高手的手、琴弦弹拨的手、民间艺人的手、劳动群众的手,然后再看看自己的手,有几多磨砺,几多功力。看俗手。俗手不明“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事理,会成为纸上谈兵的赵括指挥作战的那一只手。俗手或捂在手袖里猫冬,就是不肯多动点脑筋;或倒背着手踱方步,就是不愿沙场秋点兵,沙盘多推演。看妙手。那是百步穿杨之手,那是卖油翁的注油之手,那是庖丁解牛之手,那是梁代画家张僧繇画龙点睛的神妙之手。

练本手。同样是一双手,出手不凡和束手无策不一样,袖手旁观和白手起家不一样,游手好闲和手足重茧不一样。本手的本领在于过硬的扎实功底,都是千辛万苦千锤百炼来的。本手的本意还在于你付出多少,夯实的地基多宽,得到的就有多少,承载的大楼就有多高。去俗手。不劳不勤,不磨不砺,不练不武,不文不秀,不灵不敏,是为俗手,不足以成大事,戒之,去之。出妙手。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百炼成钢,炉火纯青,本手有本事,妙手出高招。妙手看本领也看造化。

本手得原原本本地学练,俗手要免俗为熟,熟能生巧,妙手偶得之就有可能真得之。(周竹生)

编辑:缪小兵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