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市民政系统:让民生发展更有“温度”

今日镇江讯  近十年来,镇江市民政系统深入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充分发挥民政的兜底性、基础性作用,全方位推进高质量现代民政建设,把民生底线兜得更牢、基本服务做得更优、治理基础夯得更实,以新担当和新作为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扛起兜底责任,

织牢民生保障“安全网”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造福人民是最大的责任。十年来,镇江市民政系统不断强化底线思维,全面建立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协调机制,完善低保、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等惠民政策,全方位托起困难群众“稳稳的幸福”。

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完善。逐步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民政牵头、部门负责、社会参与的社会救助工作格局。市委、市政府相继出台《关于精准帮扶特困家庭奔小康工程的实施意见》《镇江市临时救助办法》《镇江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施细则》等20余项政策性文件。市民政局牵头制定完善《镇江市救助申请家庭经济状况信息核对工作规程》《关于完善社会救助“主动发现”机制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保障性措施,为依法救助提供政策依据。

困难群众保障标准不断提高。我市早在2013年实现城乡低保标准并轨,2016年实现大市范围内的城乡低保标准一体化,连续10次提标,目前全市低保标准已提高至每人每月820元,符合条件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保障范围,实现“兜底脱贫”全覆盖。十年来,全市共有29.26万人次困难群众得到兜底保障,实施临时救助6.61万人次,累计投入资金14.27亿元。每年元旦、春节对困难群众实施“两节”普惠制慰问,并充分发挥慈善救助重要补充作用,累计救助困难群众355.86万人次,发放资金9.07亿元。积极开展价格临时补贴发放等工作,累计发放物价补贴0.72亿元,惠及困难群众93.17万人次。

社会救助“温度”不断提升。建成社会救助“云”平台,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涵盖62家部门(单位)426项信息,精准救助水平大幅提升。与此同时,还对易返贫致贫户、边缘户、收支骤变户等重点人群建立监测预警数据库,基层工作人员主动登门走访重点对象,及时将困难群众纳入救助范围。在全省率先完成社会救助申请“只需跑一次、无需开证明”改革,健全社会救助“急诊+”快速响应等机制,探索社会救助审批权下放,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开展“温情家访”,拓展救急难工作新渠道,实现主动救助及时高效,该举措荣获全省高质量现代民政建设十大创新成果。

聚焦“一老一小”,

打好关爱服务“组合拳”

十年来,我市养老服务领域的政策法规建设紧锣密鼓、蹄疾步稳,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养老服务业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等政策文件20余个,构架起养老服务事业和产业的“四梁八柱”,实现了保障性兜底养老服务向普惠性社会化养老服务的转变。

连续多年,市政府将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列入民生实事项目,全市街道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和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基本实现全覆盖,累计建成且运营老年人助餐点177个,提供助餐服务逾100万人次。为缓解养老床位“一床难求”现象,持续优化养老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结构,目前,全市共建成养老机构135家,床位数达1.8万余张,其中社会力量举办或运营的床位占比达75%,护理型床位占比超过60%,基本满足全市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需求。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20年11月,镇江市被民政部、财政部评为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成果验收特别优秀地区,并获中央财政资金奖励。

每年为全市10万余名高龄老人发放尊老金约7700万元,60周岁以上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政府统保率达100%,2013年以来已理赔7.46万人次,累计赔付超1.18亿元。实施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菜单式”居家适老化改造行动,累计完成3000余户改造,获评镇江市十佳民生实事项目。连续10年实施养老护理员免费培训工程,累计培训1万人次。政府购买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对象扩大至80周岁以上全体老年人,老人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免费家政服务、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等居家上门服务。

持续完善儿童福利政策体系和工作体制机制。市、县两级均建立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全市配备儿童督导员65人,儿童主任734人,实现镇(街道)、村(居)全覆盖。建立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制度和“主动发现”机制,将3943名困境儿童纳入保障范围,市区集中、分散供养孤儿标准分别从2012年的每人每月1000元、600元,提高至2022年的每人每月2642元、1982元,增幅为164%和230%。全市共建成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关爱之家)21个,其中省级示范项目12个,累计投入资金约325.39万元。

在此基础上,积极开展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政策试点工作,为全市近2400名困境儿童和农村留守儿童购买“慈善关爱困境儿童”保险,实现了基本医保、大病保险、慈善救助等制度间的互补联动。全省首家实施散居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2+2”结对帮扶模式,以项目化推动“四色管理”工作法有效落实,共同为特殊儿童群体撑起一片蓝天。

突出多元协同,

构筑社会治理“新格局”

民政工作的服务对象在基层,政策落实在基层,做好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尤为重要。

城乡社区治理服务持续创新。全市共有城乡社区729个,社区综合服务设施按照每百户不低于30平方米的标准,城市、农村达标率分别为96.85%、99.16%。全市获评2个国家级村级议事协商创新实验试点、2个省级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社区治理创新水平进一步提升。在全省率先推行以“一平台”“四会协商”“三缘自管会”“四大银行”为主要内容的“1434”参与式社区治理模式,实现了社区居民、驻区单位、社区组织等多元主体参与社区治理。积极推行社区协商,全市城乡社区协商议事会建成率和成果转化率均达100%。首创开展“1+X”中心社区服务模式,累计建成中心社区36家,共投入市级财政补助资金2000万元。全省首家开展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城市社区工作者进入职业体系占比达90%,完善“双全”社工选拔评价、动态考核、“三岗十八级”薪酬保障等机制,社区干部平均收入增长近9%,工作积极性得到充分激发。

社会组织规范管理、健康发展。截至2021年末,全市共登记各类社会组织3500个,比2012年增加1486个,增长率为73.78%;等级社会组织1760个,占社会组织总量的50.3%,位列全省第一。社会组织领域改革持续深化,237个行业协会商会完成与行政机关的脱钩,在全省率先出台《镇江市行业协会商会综合监管实施细则》,建立“四项机制”清理整治行业协会商会乱收费的经验做法获民政部相关领导批示肯定并在全国推广。社会组织孵化培育更加全面,累计建成孵化基地35个,县乡两级社会组织孵化培育和活动场所覆盖率达42%;连续8年举办社会组织公益创投活动,400余个社会组织的服务项目获得政府资金扶持。

慈善事业和社工志愿服务蓬勃发展。连续两届荣获“全国慈善七星级城市”称号,2018年跃居第五届中国城市公益慈善指数百强榜第19位,基层慈善组织和校园慈善文化建设领跑全省。全市登记注册慈善组织23家,十年来累计接受捐赠逾19.78亿元。全市持证社工人才达2742人,每万人拥有持证社工数8.5人,较2012年增长11倍。扶持发展社工服务机构77家,创新推进镇(街道)社工站与慈善服务中心一体化建设,在全省率先实施政府购买民办养老机构社会工作服务。登记志愿服务组织(团队)4787个,注册志愿者66.2万人,占常住人口比例超过20%。十年来,全市累计销售福利彩票40.84亿元,筹集公益金约14.05亿元,帮扶困难群众十余万人次,为社会福利和公益慈善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做优社会服务,

搭建党和群众“连心桥”

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十年来,镇江市民政系统不断改革创新,积极推进基本社会服务更加均等普惠。

殡葬改革工作加速推进。全市投入资金约1.6亿元,新(改扩)建农村公益性骨灰安放(葬)设施18个,累计新建节地生态墓穴10万余穴,镇级公益性骨灰安葬(放)设施实现全覆盖。在全省率先实现常住人口惠民殡葬全覆盖,十年来累计减免基本丧葬服务费近2.5亿元,惠及16万余人。首个江海葬纪念园建成并投入使用,全市节地生态葬比例达80%,绿色文明殡葬新画卷在镇江大地徐徐展开。

全面实行婚姻登记免费制度,内地居民结婚登记实现“全市通办”“跨省通办”,开展婚姻家庭辅导服务,试点推进婚俗改革,创新结婚颁证服务模式,婚姻登记管理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制定“1+39”救助管理标准化体系。开展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服务质量大提升专项行动,十年来累计救助近3.7万人次。全面建立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资格认定申请实现“跨省通办”,分别惠及约2.65万困难残疾人和2.25万重度残疾人。

保护和弘扬优秀地名文化,着力提升地名信息公共服务水平。创新出版《诗词里的镇江地名》,开展个性化村名牌设置,累计摄制“镇江记忆——镇江地名古今谈”系列节目391集,学习强国发布镇江地名文化短视频54集,复活使用消亡地名61条,设置老地名保护碑30个,赓续山水花园名城历史文脉。全省首家开展乡镇级行政区域界线勘定试点,形成市、县、镇、村四级界线和管理线矢量数据,为市域治理现代化提供基础支撑,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记者 朱秋霞  通讯员 俞镇)

实习编辑:毛蕴劼

审核:滕建锋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