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爱是红色!茅山新四军纪念馆线上线下双线融合献礼“七一”

今日镇江讯  一座红色场馆,一段浓缩历史,一份精神传承。

“七一”期间,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2周年,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伟大精神,茅山新四军纪念馆开展“线上+线下”活动,以讲故事、办展览、做教育活动等方式,引导群众深入了解党史,坚定理想信念,有效发挥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效用。

线上系列活动,让学习随时随地

革命纪念馆见证了党的红色历史,在加强党史学习教育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进入六月以来,茅山新四军纪念馆通过官网、微信公众号开展一系列线上活动,荟萃各类党史知识资源,便于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党史知识,让学习融入日常。

欲知大道,必先知史。在“党史知识知多少”专栏,通过讲述“党的生日为什么不是7月23日”“毛泽东为何未能出席中共二大”“‘中国共产党万岁’什么时候明文提出”“中共三大为何选址广州”等知识点,回望中国共产党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

歌以载道,歌以抒怀。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多年里,涌现出了许多涤荡灵魂、深入人心的优秀音乐作品,从一个个不朽的旋律故事,探寻历史的烟云。一篇社论,激发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经典音乐作品的创作灵感;从闽南厦门,飘出一首童年的歌《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在抗日烽火硝烟中,诞生了新四军的“《马赛曲》”——《新四军军歌》……一首首红色经典歌曲,珍藏着逾百年党史故事,唱出了对党的崇敬和热爱。

革命文物是革命文化的重要载体。“物蕴精华•馆藏文物线上展”活动,展现了纪念馆丰富的馆藏资源,促进了文物价值的深度阐释和文物故事的充分挖掘,从党史文物、精神传递的角度,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进一步延展红色故事溢出效应。

翩翩昨日“少年”,走进今天的校园

为更好地扩大“第二课堂”的辐射面,搭建馆校联动合作平台,茅山新四军纪念馆在“七一”前夕开展“送展进校园”活动,“中国少年的‘诗和远方’——新安旅行团抗战历史图片展”走进句容市第三中学。

“新安旅行团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少年儿童为主体的革命工作团体。最开始的14个团员,年龄最大的17岁,最小的12岁,妥妥的一个青少年团体,这个展览应该来说很适合走进校园,同龄人与同龄人更容易产生共鸣。”茅山新四军纪念馆策展人说,88岁俗称米寿,是值得庆贺的高寿,新安旅行团今年恰巧正是88岁。

1935年,一群爱国奋进的小好汉在党的号召下,走出校门走向社会,不怕山高水深,不惧飞机大炮,深入城市、农村,宣传党的抗日主张,呼吁团结抗战,组织青少年投身于抗日战争,完成了一场举世无双的修学旅行,更是创造了中国教育史和革命史上的一个奇迹。

“眼下学生开展研学游学很受关注,当年的新安旅行团足迹东起黄海之滨,南到港澳地区,西达兰州,北抵内蒙古百灵庙,可以称得上是抗日烽火中的一支‘游学天团’,从另一方面看也是对梁启超‘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的一种有力回应。”第三中学的老师在参观过展览后,感慨良多。

透过时空对望,昨天的“他们”布衣草鞋梦想新中国,今天的“我们”踔厉奋发建设新时代。诞生在战争年代的这道红色血脉,驻足在了21世纪的悠悠故事里。

一对革命夫妻,两封绝笔家书

6月30日镇江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举办“七一”艺术党课,茅山新四军纪念馆红色家书诵读亮相党课课堂,赢得现场观众共鸣。

此次艺术党课,纪念馆特选取了土地革命时期陈觉、赵云霄夫妇的两封绝笔书:一封是陈觉给妻子的绝笔书,一封是赵云霄留给襁褓宝宝的绝笔书。

陈觉、赵云霄,是一对伉俪情深的夫妻,更是两位志同道合的年轻共产党员,他们一起学习,一起工作,一起入党。1928年,两人先后被捕,漠视敌人威逼利诱,一起英勇赴死。

纪念馆经过细致打磨,运用“融入角色现场诵读+影像图片烘托+背景音乐渲染”相结合,为现场观众上了一堂令人难忘的“情景式”“沉浸式”党课。

1928年10月14日,陈觉英勇就义,自己的孩子还未出生。1929年3月26日,赵云霄为启明宝宝喂完最后一次奶,从容赴死。他们在临刑前写下的绝笔家书,铮铮铁骨、荡气回肠,令人震撼,感人至深。

党课现场,诵读者饱含深情的诵读,极具张力的演绎,打开了观众情感阀门。“赵云霄”那一声声“小宝宝”“小启明”的呼唤,那百转千回的侠骨柔情,感人肺腑,催人泪下,也抒发了我辈对先辈的敬仰和缅怀。

纸短情长,字见风范。透过这两封用生命和鲜血写就的短信,现场全体党员干部群众深切感悟到了革命先辈对革命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对党无限忠诚的赤子之心,经历了一次思想上的洗礼,汲取了共产党人强大的精神力量。

回眸辉煌路,从一大到二十大

展览,是纪念馆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突破点。7月1日,茅山新四军纪念馆推出“回眸辉煌路——中国共产党20次全国代表大会概览展”。

在中国近现代历史舞台上,许多党派走马灯式地过场、谢幕。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决定性地开启了中华民族转向最光明前途的历程。

作为党的最高领导机关的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每一次的历史影响都非同寻常。展览以中国共产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为主线,聚焦“召开情况”“重要内容”“历史意义”等方面,突出了中共一大至二十大的历史进程。

从中共一大到二十大,会议时间从早期大致每年召开一次,到隔17年、11年、13年、4年一次,再到党的十二大后固定每5年一次,会议地点从上海、广州、武汉,到莫斯科、延安,最后到北京,会议代表从一大的十三人到二十大的两千多人,都从一个个侧面反映了党从弱到强、从秘密到公开、从幼稚到成熟、从局部执政到全国执政的历程。

整个展览图文并茂,让观众在徐徐展开的历史画卷中重温瞬间,从会议这个特定的角度回顾党的奋斗历史,促使在历史中寻找方向,坚定信念,砥砺品格,增强开拓前进的力量和勇气。

革命纪念馆是标注奋进征程的红色地标。

革命纪念馆是见证如磐初心的精神火炬。(全媒体记者 笪伟 通讯员 沈君芳)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朱超

审核:解斐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