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馆影像记忆 | 定格在镜头中的“祖国万岁”

在前不久举办的镇江市体育馆建馆四十周年历史图片展中,有一张由人物方阵组成“祖国万岁”字样的照片特别引人注目,许多老同志在这张照片前驻足评点,感慨不已。它把人们的思绪又拉回到34年前的国庆前夕。

那是1984年9月28日的下午,秋高气爽,鲜花盛放,到处都洋溢着喜庆的气氛。来自全市厂矿企业、乡村、部队、学校等18个单位的近3000名群众,齐聚在体育馆,参加由市文化局等6个单位联合主办的《祖国啊,母亲》国庆35周年歌咏大会。坐在主席台对面的1000多名穿着红白衣衫的中学生,组成了“祖国万岁”四个大字,鲜明地突出了这次活动的主题。

那是一次规模空前的歌咏盛会。在高亢的锣鼓声中,由郊区农民组成的舞龙队擎着两条长龙,闪亮登场,长龙时而腾跃向前,时而盘旋飞舞……《祖国啊,母亲》歌咏大会就此拉开了序幕。工人们纵情讴歌祖国母亲,雄壮有力的歌声,激起阵阵掌声。实验小学的红领巾们唱起电影《祖国的花朵》中的插曲,清脆的童音唤起了人们对少年时代的美好回忆。由83106部队选送的《阅兵歌》,把全场气氛推向了高潮。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头戴钢盔,手握钢枪,迈着矫健的步伐,护卫着“八一”军旗,进入会场。战士们放声高歌,充分展现了人民子弟兵的飒爽英姿。轻工业局和造纸工业公司的160名男女青年跳起了优美的16步集体舞,大家手拉着手,在明快的乐曲声中,尽情地欢跳。

1984年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的夏天,中国代表团在洛杉矶奥运会上获得了15枚金牌。10月1日,中断了25年之久的国庆阅兵式再一次在天安门广场举行。北京大学的学生们在参加群众游行时自发地打出了“小平您好”的标语。朴素的语言展示了人民群众对党中央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衷心拥护,对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认同以及对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无比热爱和崇敬。改革开放使中国大地迸发出勃勃生机,给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无私奉献、团结协作、艰苦创业、自强不息成为时代的主旋律,中国人体会到了前所未有的民族自豪感。

这一年,各省、市都自发举办了国庆35周年纪念活动,镇江也举办了《祖国啊,母亲》歌咏大会等一系列庆祝活动。来自各行各业的人们,年龄不同,阅历不同,却拥有共同的赤子情怀,这就是对祖国最深切的热爱。他们聚集在一起,以歌声赞美祖国,赞美时代,赞美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整个体育馆成为歌的世界,舞的海洋。

“祖国万岁”这张照片的拍摄者童长龄,是镇江摄影家协会的创建者之一,退休前一直在工人文化宫从事群众文化工作。据他回忆,上世纪80年代,工会每年都组织革命歌曲大家唱活动。1984年恰逢国庆35周年,歌咏大会举办得特别隆重。在那个时候,排这么大的方阵,既新颖独特,也很不容易。没有电脑辅助排位,组织者先量出四个字区的范围大小,画出纸样,计算每个区域里的人数,然后根据字形确定每一个座位的人穿什么颜色的衣服,再进行多次彩排。当时的生活水平比较低,参加活动的群众要根据主办方提出的要求自行准备白衬衣和红衬衣。童长龄依稀记得,当这个“祖国万岁”的方阵集体起立,合唱《歌唱祖国》这首歌时,“祖国万岁”这几个字显得特别壮观有气势,使在场群众的爱国之情油然而生。他毫不犹豫地“咔嚓--咔嚓---”按下快门,把这美好的一刻定格了下来。

我市资深老报人、知名摄影家陈大经也翻出了一张张波和林小玲在体育馆主持《祖国啊,母亲》歌咏大会时的照片。只是由于年代久远,即便看着老照片,对于歌咏大会的信息,张波也回想不起来了。唯有“祖国万岁”这张照片,永远地定格在那个初秋的午后,让我们记住了那个纯真质朴却又催人奋进的年代。(文/贺莺)

编辑 花蕾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